茅台酱酒如何配置,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都有哪些

1,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都有哪些

大黔朝酱香型白酒洞藏老酒的酿造工艺流程是: 母糟 大曲→粉碎→曲粉 高 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摊凉→加曲→ 酒 尾 原酒→贮存→勾兑→再贮存→ →翻拌→堆积→入窖→发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都有哪些

2,酱酒是如何做

只有对酱香酒酿造过程有了全面了解,才知道纯粮酱香酒酒质如何?才能在茅台镇知道性价比高的厂家! 00:00 / 00:59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酱酒是如何做

3,贵州金窖酒业茅台镇酱香酒免费领是真的假的怎样取消订单

世上怎么会有馅饼?如果有,那也是针对少数人,这个需要完成度才能拿到的
茅台北冬虫夏草酒·金钻款 酒精度:53度 净含量:500ml 配料:酱香型白酒、北冬虫夏草(蛹虫草) 生产许可证号:q/gmbj0012s-2011 食品产地: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 生产企业: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

贵州金窖酒业茅台镇酱香酒免费领是真的假的怎样取消订单

4,茅台酒以什么原料制成

茅台酒的原料是红缨子高粱,俗称红梁,是茅台镇特产的一种有机糯高粱。这种红梁只能在茅台镇特有的水分、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种植,这也是茅台镇酱酒为什么具有不可复制性的原因之一。此高粱与东北及其它地区高粱不同的是,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质地状,十分有利于茅台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使茅台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合理范围。茅台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单宁,通过茅台工艺发酵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体物质,最后形成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扩展资料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台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缨子高粱

5,酱香型白酒是如何勾兑与调味的

产自茅台镇的缘得酱香白酒,采用贵州当地的红高粱,精选优质的小麦,取自赤水河的水,俗称美酒水。由茅台镇百年酒厂酿造,且出厂由品酒师层层把关,承诺不添加一滴酒精,
请正确理解“勾兑”一词的含意。“酱香“是指类似酱油(不同于酱油)的香气,一般认为来自原料经高温大曲(糖化发酵剂)在泥窖中长期发酵,多次续渣,多种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发酵转换成多种香味成分,再加上长期陶坛陈储,精心勾兑,形成了酱香。 以酱香型国酒茅台为例,不同的酿酒车间酿造的原浆酒特点不一样,不同班组酿造的原浆酒不一样,同一班组不同的窖池出的酒不一样,同一窖池窖面、窖面、窖底出的酒不一样,不同轮次出的酒不一样,为了将这同类型的不同特点的酒,按特定标准进行掺和平衡,以调整白酒主要香型成份的比例,使不同生产期,不同批次的酒达到同一效果,将不同酒质、不同特点酒以不同的比例勾兑在一起,使分子间重新排列组合、补充、协调、平衡、烘托出主体香的产品风格,因此需要勾兑。白酒勾兑工艺是酿造工艺的下游环节,合理的、科学的勾兑的可以促使出厂酒达到同一种风格、促使酒质的提高,但酿造出优质的原浆酒(也称基酒)是至关重要的,勾兑仅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生产是每个白酒企业的根本。无论是餐饮行业的勾兑,还是白酒行业的勾兑,勾兑一词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勾兑出来的产品是否优质,是否对消费者有危害。

6,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原料包括哪些比例为多少

优质酱酒不仅对酿酒环境、顶尖工艺高度依赖,对酿酒的原料要求也极高。正宗酱酒一般用曲和高粱的比例为 1:1,酱酒的曲用量是中国白酒中最大的。同时,酱酒出酒率极低,一般不超过 2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5斤粮食1斤酒”。复杂的工艺、苛刻的酿酒环境要求和原料决定了酱酒的高品质和健康基因。而正宗酱香型大曲酒酿造原料是:红缨子糯高粱、小麦和赤水河河水。酱酒之肉——红缨子糯高粱高粱按粘度分为粳、糯两类。糯高粱几乎全含支链淀粉,酿造贵州茅台镇酱香大曲酒的糯高粱支链淀粉达到88%以上,糯高粱结构较疏松,能适于根霉的生长。高粱的内容物多为淀粉颗粒,外包一层由蛋白质及脂肪等组成的胶粒层,受热易分解。高粱壳含有丰厚的单宁,单宁含量达到2%以上。微量的单宁及花青素等色素成分,经蒸煮发酵后,其衍生物为香兰酸等酚元化合物,能赋予白酒特殊的芬香。?酱香型白酒选用本地生产的红缨子糯高粱为酿酒原料,主要是由其酿造工艺和香型决定的,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红缨子糯高粱皮厚、耐蒸、不糊化、支链淀粉高、单宁含量高、出酒率高的优势,是市面上的普通高粱所不能比拟的。酱酒之骨——小麦。正宗酱香型白酒制曲的原料就是冬小麦。大曲是一种复合酶制剂,它含有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酒化酶、酯酶等各种酶,是形成白酒香味成分的催化剂,此外在培养大曲过程中还形成多样的香气成分及前体物质。选用赤水河流域的小麦来制大曲,才能含有数量和品种最多的微生物,众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非常丰富的,并最终会影响白酒香型成分的多样性。

7,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原料是什么谁喝过茅台酱父酒的味道怎么样

贵州茅台镇酱香型大曲酒酿造原料是,糯高粱、小麦和赤水河河水,下面简单的介绍下它们。 白酒是以糖质或淀粉质为原料,加入糖化发酵剂,经固态、半固态或液态法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的,固态法白酒还需蒸煮、扬冷、拌曲、糖化等步骤。固态纯粮发酵白酒是中国的独创,中国大多名酒的都是以高粱为淀粉质为原料,如贵州茅台、五粮液郎酒蓝色经典水井坊等等。能作为白酒生产原料的粮食非常多,如除高粱之外,还有玉米、大米、红薯等等,但惟独高粱倍受青睐。 高粱按沾度分为粳、糯两类。糯高粱几乎全含支链淀粉,酿造贵州茅台镇 酱香大曲酒的糯高粱支链淀粉达到88%以上,糯高粱结构较疏松,能适于根霉的生长。粳高粱,含有一定量的直链淀粉,结构较紧密,蛋白质高于糯高粱。 高粱的内容物多为淀粉颗粒,外包一层由蛋白质及脂肪等组成的胶粒层,受热易分解。高粱壳含有丰厚的单宁,单宁含量达到2%以上。微量的单宁及花青素等色素成分,经蒸煮发酵后,其衍生物为香兰酸等酚元化合物,能赋予白酒特殊的芬香。 因此,高粱的结构、成分决定了其成为酿酒原料的理由,有人说高粱的宿命酒是用于酿酒,除了酿酒没有更好的用途了。 贵州茅台镇酱香大曲酒不但要用高粱而且要用本地产的糯高粱,这主要是由酱香大曲酒的酿造工艺决定和香型决定的,九次高温蒸煮,八次摊晾拌曲,七次取酒,而糯高粱直链淀粉含量高,直链淀粉不易糊化,如果用粳高粱,后期轮次的酒产量没有。此外,糯高粱的单宁、花青素等微量成份含量比粳高粱丰富,生成的香型数量比粳高粱酿造的酒多。 俗话说,曲是酒之骨,水是酒之血,可见曲和水对白酒酒质的影响非常大,而大多名酒都是大曲酒。 大曲是一种复合酶制剂,它含有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酒化酶、酯酶等各种酶,是形成白酒香味成分的催化剂,此外在培养大曲过程中还形成多样的香气成分及前体物质,而小麦制的大曲,含有数量和品种最多的微生物,众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非常丰富的,最终决定了白酒香型成分的多样性。生产实践表明,小麦是酿酒微生物天然最好的培养基。 作为酒之血的水,酿酒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加浆降度用水和包装用水等等,用途不一样要求的水质也不一样。生产用水又分为投料用水、蒸馏用水和冷却用水等,其中投料用水和蒸馏用水质要求最高,因此赤水河畔的茅台镇酿酒先辈们选择了,赤水河水质最好的季节重阳开始下沙,因此有九月九日下沙的传统。 总之,整个酿酒过程真正的主人翁是微生物,工艺和环境都围绕所用微生物的习性和代谢特点,通过控制温度、PH、水分、氧气、发酵时间等因素来引导发酵过程,最终蒸馏出酒。 我喝过,酒很不错。香气扑鼻,满口生香,饮后空杯,持久不散。口味细腻,酒体醇厚。以前没听过,好像是刚出来的酒。听说省市领导都在喝这个酒,也是某些单位的招待专用酒。
酱香型白酒主要出自茅台,茅台镇的酱香型白酒都是用当地的红缨子(小红粮)酿造的。都说酒越放越香 ,加上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复杂,从生产到出厂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所以味道很是不错的。

8,茅台一般都是多少度的

不知道你指的一般是什么 茅台有53度 43 度 38 度 33度 品种有贵州茅台酒(五星)(新五星)(飞天)(新飞天)飞天带杯茅台 贵州茅台酒(750ml)、十五年茅台、三十年茅台、五十年茅台、八十年茅台
1、茅台酒一般有33%、38%、43%、45%、46%、51%、52%、53%度这几种。2、茅台酒的度数最多的是53%和52%酒。例如53%飞天茅台,53%茅台王子酒,53%茅台迎宾酒等。52%则有茅台赤水龙六年原浆,八年原浆,国隆礼盒等。3、38%有五星茅台、茅台龙凤呈祥;43%有茅台迎宾酒和飞天茅台;45%茅台醇;46%茅台王子酒和51%汉酱茅台等。拓展资料:1、目前,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年生产量四万吨;2、43°、38°、33°茅台酒拓展了茅台酒家族低度酒的发展空间;3、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满足了中低档消费者的需求;4、15年、30年、50年、80年陈年茅台酒填补了我国极品酒、年份酒、陈年老窖的空白;在国内独创年代梯级式的产品开发模式。5、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档、极品三大系列200多个规格品种,全方位跻身市场,从而占据了白酒市场制高点,称雄于中国极品酒市场。参考资料: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茅台酒一般有33%、38%、43%、45%、46%、51%、52%、53%度这几种。茅台酒的度数最多的是53%和52%酒。例如53%飞天茅台,53%茅台王子酒,53%茅台迎宾酒等。52%则有茅台赤水龙六年原浆,八年原浆,国隆礼盒等。38%有五星茅台、茅台龙凤呈祥;43%有茅台迎宾酒和飞天茅台;45%茅台醇;46%茅台王子酒和51%汉酱茅台等。扩展资料:茅台酒因产于遵义赤水河畔的茅台镇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20世纪60、70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为此茅台酒2001年成为中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贵州茅台官网
茅台酒素以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等特点而名闻天下,被称为中国的“国酒”。酒精度多在52~54度之间,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典范。一般讲的茅台是53度的飞天
茅台酒主要以白酒为主,所以酒精度一般都比较高。 从高到低,分别有:33%、38%、43%、45%、46%、51%、52%、53%这几种。  茅台酒的度数最多的是53%和52%酒。例如53%飞天茅台,53%茅台王子酒,53%茅台迎宾酒等。52%则有茅台赤水龙六年原浆,八年原浆,国隆礼盒等。拓展资料:茅台酒,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茅台酒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同时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是中国的国酒,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贵州茅台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风格来自于历经岁月积淀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酿造技艺,酿造方法与其赤水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受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保留了当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迹。参考资料:搜狗百科 茅台酒

9,怎样品鉴茅台酱香型白酒

白酒品评法 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 为了鉴别酒中的特殊香气,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用一小块过滤纸,吸入适量酒液,放在鼻孔处细闻,然后将过滤纸旋转半个小时左右,继续闻其香,确定放香的时间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握紧手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它的香气,以此验证香气是否正确。 (3)将少许酒置于手背上,借用体温,使酒样挥发,嗅闻其香气,判断酒香的真伪、留香长短和好坏。 对酒的口尝方法 将酒杯送到嘴边,将酒含在口中,大约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数量,必须保持一致性。先从香味淡的开始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将暴香味或异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尝,防止味觉器官受干扰。将酒沾满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头抵住前颔,将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以检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头品尝酒的滋味时,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种味道变化情况,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涩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动,以领略涩味程度。酒液进口应柔和爽口,带甜、酸,无异味,饮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时间有多长。酒留在口腔中的时间约10秒钟。用茶水漱口。在初尝以后则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应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来判断优劣,写下评语。 对风格的评价 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各类型酒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白酒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评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对多种酒进行品评时,常常是将属于不同类型的酒分别编组品评,以便比较。判断某一种酒是否具有应有典型风格并准确给分,首先必须掌握本类酒的特点和要求,并对所评酒的色、香、味有一个综合的确切的认识,通过思考,对比和判断,才能确定
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天长帝酒、乌江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茅台镇作为“中国第一酒镇”有名的酱香型白酒除了茅台就是贵海酒了。贵海酒口感佳,价格低,是爱酒人士值得珍藏的牌子。

10,酱香型白酒是如何酿造的

酿造工艺概括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工艺过程。 茅台镇为酱香型白酒生产集中地,选用当地优质高梁为原料,严格按照节气,端午采曲、重阳投料。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 由于其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巨大,能够严格按照这一传统工艺生产的企业屈指可数。 两次投料工艺流程: 1、清蒸下沙――采用总投料量的一半,经润粮→配料→上甑蒸粮→下甑泼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为清蒸下沙工艺流程; 2、混蒸糙沙――采用总投料量的另一半,经润粮→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zèng)蒸粮蒸酒(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泼回酒窖重新发酵)→下甑泼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pēi)为混蒸糙沙工艺流程。 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为熟糟,熟糟经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八次发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封窖发酵,每加曲入窖发酵一个月,共八次发酵。 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后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经七次取酒后的酒糟为丢糟。 各轮次酒质量各有特点,分质贮存,三年后进行盘勾。盘勾后再贮存一年,经微调后出厂。 每轮次蒸馏得到的酒还可分为三个典型体,即窖底香型、酱香型和醇甜型。 1.窖底香型一般产于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为主要成分。 2.酱香型是构成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对其成分目前还未能全部确认,但从分析结果看,其成分最为复杂。 3.醇甜型也是构成酱香型白酒特殊风格的组成分,以多元醇为主,具有甜味。 酱香型白酒酒液具有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在酿制过程中不加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之间。在调配时,不加水,都是以酒勾酒。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母糟 大曲→粉碎→曲粉 ↓ ↓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摊凉→加曲→ ↓ ↓ 酒尾 原酒→贮存→勾兑→再贮存→ →翻拌→堆积→入窖→发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编辑本段工艺说明 1.原料粉碎 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 2.大曲粉碎 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 3.下沙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 (1)泼水堆积 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 (2)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l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5℃的热水(称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 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 (3)摊凉 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当品温降低到32℃左右时,加入酒度为30%(V/V)的尾酒7.5kg(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匀。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产的丢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头经过稀释而成的。 (4)堆集 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 (5)入窖发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 4.糙沙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 (1)开窖配料 把发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约300kg左右),与粉碎、发粮水后的高梁粉拌和,高梁粉原料为175~187.5kg。其发水操作与生沙相同。 (2)蒸酒蒸粮 将生沙酒醅与糙沙粮粉拌匀,装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称生沙酒,出酒率较低,而且生涩味重,生沙酒经稀释后全部泼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参与发酵。这一操作称以酒养窖或以酒养醅。混蒸时间需达4~5h,保证糊化柔熟。 (3)下窖发酵 把蒸熟的料醅扬凉,加曲拌匀,堆集发酵,工艺操作与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发酵。应当说明,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两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个轮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酒。 (4)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发酵时要注意品温、酸度、酒度的变化情况。发酵一个月后,即可开窖蒸酒(烤酒)。因为窖容较大,要多次蒸馏才能把窖内酒醅全部蒸完。为了减少酒分和香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必须随起随蒸,当起到窖内最后一甑酒醅(也称香醅)时,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 蒸酒时应轻撒匀上,见汽上甑,缓汽蒸馏,量质摘酒,分等存放。酱香型白酒的流酒温度控制较高,常在40℃以上,这也是它“三高”特点之一,即高温制曲、高温堆集、高温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称为“糙沙酒”。酒质甜味好,但冲、生涩、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产周期中的第二轮酒,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头应单独贮存留作勾兑,酒尾可泼回酒醅重新发酵产香,这叫“回沙”。 糙沙酒蒸馏结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经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集,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轮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称“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大回酒”,其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无邪杂味。第六轮次发酵蒸得的酒称“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次蒸得的酒为“枯糟酒”,又称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第八次发酵蒸得的酒为丢糟酒,稍带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经稀释后回窖发酵。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七次流酒。从第三轮起后不再投入新料,但由于原料粉碎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淀粉被逐步消耗,直至八次发酵结束,丢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左右。 酱香型白酒发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总量与投料总量比例高达1:1左右,各轮次发酵时的加曲量应视气温变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质情况而调整。气温低,适当多用,气温高,适当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l 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轮次可适当多加些,而六、七、八轮次可适当减少用曲。 生产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经过扬凉、加曲后都要堆集发酵4~5天,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并使大曲中的霉菌,嗜热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进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堆集品温到达45~50℃时,微生物已繁殖得较旺盛,再移入窖内进行发酵,使酿酒微生物占据绝对优势,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这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独有的特点。 发酵时,糟醅采取原出原入,达到以醅养窖和以窖养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积发酵完后,准备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保证发酵正常、产香良好。尾酒用量由开始时每窖15kg逐渐随发酵轮次增加而减少为每窖5kg。每轮酒醅都泼入尾酒,回沙发酵,加强产香,酒尾用量应根据上一轮产酒好坏,堆集时醅子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泼酒15kg以上,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逐渐减少泼入的酒量,最后丢糟不泼尾酒。回酒发酵是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又一特点。 由于回酒较大,入窖时醅子含酒精已达2%(V/V)左右,对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积极的作用,使产出的酒绵柔、醇厚。 酱香型白酒代表茅台酒生产用窖是用方块石与粘土砌成,容积较大,约在14m3或25m3左右。每年投产前必须用木柴烧窖,目的是杀灭窖内杂菌,除去枯糟味和提高窖温。每个窖用木柴约50~l00kg之间。烧完后的酒窖,待温度稍降,扫除灰烬,撒小量丢糟于窖底,再打扫一次。然后喷洒次品酒约7.5kg,撒大曲粉15kg左右,使窖底含有的己酸菌得到营养,加以活化。经以上处理后,方可投料使用。 由于酒醅在窖内所处的位置不同,酒的质量也不相同。蒸馏出的原酒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即醇甜型、酱香型和窖底香型。其中酱香型风味的原酒是决定茅台酒质量的主要成分,大多是由窖中和窖顶部位的酒醅产生的,窖香型原酒则由窖底靠近窖泥的酒醅所产生;而醇甜型的原酒是由窖中酒醅所产生的。蒸酒时这三部分酒醅应分别蒸馏,酒液分开贮存。 为了勾兑调味使用,酱香型酒也可生产一定量的“双轮底”酒,在每次取出发酵成熟的双轮底醅时,一半添加新醅、尾酒、曲粉,拌匀后,堆集,回醅再发酵,另一半双轮底醅可直接蒸酒,单独存放,供调香用。 5.入库贮存 蒸馏所得的各种类型的原酒,要分开贮存容器中,经过三年陈化使酒味醇和,绵柔。 6.精心勾兑 贮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兑出小样,后放大调合,再贮存一年,经理化检测和品评合格后,才能包装出厂。
bu xiaode

推荐阅读

汉酱酒如何鉴别(汉酱酒如何鉴别真假)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