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酒产地安徽亳州地下水告急有何缘故呢
2021年1月8日,山西朔州、安徽亳州、河南商丘、陕西榆林、新疆昌吉以及新疆伊犁等六地政府,因在2020年第二、三季度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较大且排名靠后,被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会同监督司会商。其中,亳州的困扰更大。在水利部的通报中,亳州市去年二三季度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排名全国第一。数据显示,去年5月16日到17日,亳州市地下水埋深忽然下降了16.69米,这一数据持续了100多天,直至8月18日到19日,埋深猛地反弹,上升了9.52米。因地表水污染严重,与中国的许多城市类似,亳州市从多年前就开始开采地下水,且已形成地下水漏斗。近几年,亳州也在尝试治理地下水超采问题,艰难辗转于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之间。古井镇,井越打越深亳州地下水降幅“全国第一”的数据,来自水利部与自然资源部共同建设的20469个地下水监测站点。依托这些站点的数据,水利部从2020年起对108个存在浅层地下水超采问题、37个存在深层地下水超采问题的地级行政区,按照季度平均水位同比变化进行通报,并对通报水位下降幅度较大的地级行政区采取会商、约谈等方式。2019年,亳州市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67.00米,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2.10米,而2018年比2017年也下降了4.13米。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陶月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十年来,亳州市的地下水位几乎每年下降两三米。在亳州市内,古井镇的地下水超采问题是最严重的。亳州市的支柱型产业是酿酒、制药。以白酒产业来说,亳州市最出名的品牌是古井贡酒,其所在地古井镇处处是酒厂、酒企。截至2018年底,亳州全市白酒产值达12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1.5%;纳税总额27.95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比例为15.78%。同时,亳州也是中国“药都”之一,该市在去年初提出了当年中医药制造业年总产值500亿元的目标。无论是酿酒还是制药,均对水质有极高的要求,且前者的用水量非常大。与许多城市不同的是,亳州市地下水超采位于深层地下水。陶月赞指出,上世纪50年代,亳州市开始开采地下0到50米的浅层含水层,但因开采技术问题,当时的水井里总是会涌入细沙,居民用的时候往往需要沉淀、过滤,十分麻烦。再往下的90到150米的含水层,则存在水量不丰富的问题。因此,亳州市的地下水井下探至200米到350米的第三孔隙含水层,这层地下水水质稳定、出水量大。根据亳州市2020年的水资源公报,全市供水总量为106500万m3。其中地表水为34160万m3,占供水总量的32.1%;浅层地下水为51020万m3,占供水总量的47.9%;中、深层地下水为18500万m3,占供水总量的17.4%;其他水源供水量为2820万m3,占供水总量的2.6%。深层地下水的去向主要是部分工业以及居民生活用水、部分服务业,供水量分别为:5300万m3、11100万m3和900万m3。在地表水不达标、浅层地下水水质不稳定,且没有可置换水源的前提下,亳州市深层地下水的开采成为刚需。“不管用”的地表水亳州市水利局副局长赵德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亳州市辖区一天的需水量大约是17万m3,但前些年的用水高峰期,市区能供的水只有10万m3出头,供不应求。根据亳州市最新版水资源公报,该市人均水资源量为279.1m3,远小于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848.07m3,低于国际公认的水资源极度紧缺标准(人均500m3)。治理地表水,使平均入境水量在3.922亿m3的涡河成为居民生活用水来源,这是应对亳州地下水超采问题最直接的思路。然而,从涡河近20年的治理来看,这条路暂时走不通。赵德建也直言,正是因为“地表水不管用”,才用地下水。涡河是淮河的第二大支流,起于河南开封,流经河南多个县区,在亳州进入安徽省境内,最终在蚌埠的怀远县汇入淮河。涡河的污染、治理,与淮河闻名全国的污染、治理是同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正在读大学的赵德建回亳州老家,还会在涡河里游泳、洗澡。到了上世纪90年代,涡河水变黑、变臭了。当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淮河各主要支流的水质都在急剧恶化。90年代初,淮河的16条主要支流,有一半以上河段的水质超过国家5类地表水的标准,也就是说,这些水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1994年,国家提出让淮河水在20世纪内变清的目标,但治理效果反反复复。赵德建回忆,直到前些年,涡河的水质基本还在5类或者劣5类标准。真正的改变在近几年,随着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的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涡河上下游治污的力度在加大,目前基本可以达到4类水的标准。不过,亳州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科科长周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涡河并不是全河段都达到了4类水,有的部分可能比4类差,有的部分也可能到达了3类,水质并不稳定,距离生活饮用水的3类、2类水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按照地表水的相关规定,只能用于工农业。上游水污染事件的不可控,以及涡河当前水质达不到生活用水标准,使得亳州无从考虑用地表水替代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必须另谋出路。寻找外来水源长期为本地水资源所苦的亳州,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加入引江济淮工程。长江水一路北送,过巢湖、淮河,改善它们的水生态环境,并向安徽12个市、46个县以及河南2个市、9个县供水。引江济淮工程从南向北分三段,分别是引江济巢、江淮沟通以及江水北送。亳州加入的就是第三段,江水北送工程。古井镇的相关负责人找到赵德建,希望能将这其中的一部分水送至镇上的水厂。赵德建说,引江济淮工程贯通后,每天将会有5万m3水送至古井镇自来水厂,除了酿酒必须使用的地下水之外,古井镇的其他生产生活用水将全部由这5万m3水供应。一年下来,将节省一千多万m3当地深层地下水的开发。亳州市对这4.38亿m3水已做了分配。未来,它们将分两个途径,也就是亳州市内两条河流,涡河和西淝河,视警戒水位变化,逆当前水流方向,反输至亳州。这4.38亿m3水量将基本均分,按照水质区别,一半水经涡河用于工农业,另一半则经西淝河用于居民生活以及部分工业。水资源的供给侧有了起色,但用水需求思路要变,不是一日之功。数年前,亳州市曾引入一个重大项目,某家啤酒厂落地亳州。项目引入之前,市水利局毫不知情。项目落地后,啤酒厂发现亳州市水资源紧缺,且用来酿白酒的地下水如果酿制啤酒,口味很奇怪;另一方面,水利部门对他们的用水、污水处理等也有诸多要求,该厂最终只能倒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马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中国仍有不少城市缺乏“以水定产”的思维。“水的总量是确定的,到底能容纳多少产业?什么样的产业适合在这里发展?这方面的规划是很欠缺的。”他指出,不少地方更常见的招商引资思路是,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为求发展,能引来什么产业就上什么产业,用水难以得到控制。跨流域调水需慎重马勇认为,除了以水定产、用水定额以外,亳州还应该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上发力。以地下水超采严重的京津冀地区来说,2018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率为27.35%;2020年,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以上;河北也在2020年提出,到年底重点流域涉及市县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的目标。但总体而言,外调水仍然是中国当前治理地下水超采的重要思路,一方面可以置换超采区的地下水,一方面还可以回补地下水。水利部相关司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前全国地下水开采总量934.2亿m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15.5%。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地下水超采问题,其中,京津冀地区是最严重的。这些年来,通过引江、引黄水源供给以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向京津冀供水56亿m3。不过,也有专家对跨流域调水持谨慎态度。安徽省水利厅一名已退休的不具名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跨流域调水还是应该谨慎。她认为,调水工程提供了更多的供水量,缓解了用水紧张程度,但是也显得节水没有那么紧要了,用水增量反弹,也间接增加了污水量。大自然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超量的污水最终会污染当地的地表水、地下水,产生新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地下水环境保护研究室主任陈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调水回补地下水确实应该科学评估、谨慎对待。他的理由是,对比地下水,地表水环境容量大,自净能力更强,因此,国家对于地下水环境监管相对更为严格。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管目标不同,关注污染物存在差异,监管要求也有所差别。因此,调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风险需要科学评估,补给适宜性应拿数据说话。据了解,有相关研究工作正在开展。水利部在回复《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水利部计划在2021年组织开展全国新一轮的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工作。另外,在做好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同时,水利部也组织编制三江平原、黄淮地区、天山南北麓等9个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保护方案,进一步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0}
2,河南周口的档案
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姓氏之源,龙都周口! 周口市(英文名:ZhouKou) 电话区码:0394 邮编区码:466000 [编辑本段]简介 美丽的沙颍河畔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辖淮阳、鹿邑、扶沟、沈丘、太康、郸城、西华、商水和川汇区、项城市八县一市一区,辖区总面积1.1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0万亩,总人口1070万人,耕地面积、总人口均居全省第2位。 2005年年末,周口总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4.7万人,非农业人口115.3万人。人口年出生率为11.05‰,死亡率为5.71‰,自然增长率为8.34‰。周口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达400万人 。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周口市辖1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9个街道、85个镇、91个乡。 周口市 面积11988平方千米,人口1082万(2008年)。 川汇区 面积 269平方千米,人口46.2万人。邮政编码466000。区人民政府驻沙河北岸。 项城市 面积1083平方千米,人口117万人。邮政编码466200。市人民政府驻水寨镇 扶沟县 面积1173平方千米,人口 73万人。邮政编码46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西华县 面积1194平方千米,人口87.6万人。邮政编码466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商水县 面积1314平方千米,人口117万人。邮政编码466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太康县 面积1759平方千米,人口138万人。邮政编码461400。县人民政府驻县西开发区。 鹿邑县 面积1238平方千米,人口116万人。邮政编码477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郸城县 面积1471平方千米,人口130万人。邮政编码47715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淮阳县 面积1407平方千米,人口134万人。邮政编码4667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沈丘县 面积1080平方千米,人口123万人。邮政编码466300。县人民政府驻槐店镇。 *2004、2005年部分县区行政区域发生变化,此处各县市人口面积根据调整后的更新 *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周口历史悠久,古属陈楚,睡始祖都于宛丘(今淮阳),上古时期,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繁衍生息,史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史载明清时期“通衢五省,人杂八方,商贾云集,南北之声不绝于耳”,素有中国“小武汉”之盛名。周口地区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周口,又名周家口,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之处。在明朝初年,它还只是附近农民交换农副产品的集镇;而到了明永乐年间,由于淮河、沙河和颍河漕运的开通,集镇由明初的沙河北岸扩展到沙河南岸,为了方便物资交流,在南岸的子午街(今老街)开辟了一个渡口,有一周姓人家在此往返摆渡,因而称之为周家渡口,“周家口”因此得名。 最繁盛时期的周家口镇仅街道就有116条,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专门行业,如筢子街就是卖竹器的,麻线街是专门卖麻袋的,打铜街是专门做铜盆等铜器的,而且平均每两条街都要建造一个庙宇。虽然整个周家口镇有116条街道,但它的商业主要还是靠转运贸易发达起来的,这些转运贸易主要在河南东部和江南之间进行,其输出的商品以陈州、开封二府所产农副产品为主,输入则以江南所产绸布、杂货为主。杨子山说,有人形容周家口当时商业的繁华程度用“商旅奔驰”四个字,非常贴切。 那么当时周家口商业的规模到底达到了何种程度?杨子山说,南开大学的许檀教授曾经以周家口山陕会馆道光十八年的两块碑为依据,按照修建山陕会馆从商人中“千厘抽一”集资的原则,推算出在周家口的山陕商人中仅有名号可考者,就有坐贾164家,行商320家,合计484家。 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熊廷弼经过当时的周家口时,曾写过一首叫做《过周家口》的诗,其中有句云:“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意即周家口的繁盛晚上像南京城的浦口一样灯火通明,白天像汉口一样千帆云集。“由此可见当时的繁华程度。”周家口真正的兴盛时期还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已经开辟16个渡口,最繁盛时本地居民达到了四五万人,而流动人口则达到了数十万人,它也赢得了“南皮都”和“小汉口”的美誉,成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这块古老圣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人类始祖太昊付羲氏都宛丘(今淮阳县),作八卦,结网罟,教民渔猎;中国女神女娲氏都西华,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化育万物;炎帝神农始都陈(今淮阳县)、尝百草,艺五谷,教民稼穑,开创中国种植、养殖的新纪元;古代先哲,世界100名人之首的道家鼻祖老子(名李耳),生在苦县(今鹿邑县),西出涵谷,著五千言《道德经》,流传千古,经纬华夏,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陈城(今淮阳)建立“张楚”中国第一个农民政权;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淝水之战重要指挥者谢安出生在陈(今淮阳县);中国杰出易学家陈抟亦生在鹿邑县;包拯下陈州赈灾,引出过一段有名的故事;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洪宪皇帝袁世凯生在今项城市;著名的抗日将领吉鸿昌生在扶沟县;陈、李、谢等十多个姓氏的祖根源于周口。 历史的长河,灿烂的文化在周口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是中国古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寝太昊陵,占地870亩,五门相照,殿宇琉金,巍峨壮观;伏羲仰观俯察,作八卦的画卦台,亭栏溢彩、古柏苍翠;付羲始作八卦的圣物白龟1984年从画卦台畔千年灵地重现;距今4600多年的宛丘故城遗址平粮台,是我国日前发掘出土,时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孔子陈蔡绝粮,平淡艰辛的纪念地弦歌台,修葺一新,湖中建坛,红莲映日,碧荷接天;老子故里太清宫,仿长安皇宫建造,九龙井,“先天太后之赞”碑依存;老子修道成仙,飘然升天老君台,高坛建筑,庄重古朴;“三皇”之一女娲氏之都城,西华女娲城环境优美已成为商贸游览胜地;扶沟吉鸿昌纪念馆记载着英雄不朽的业绩流传万古;周口市关帝庙,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美术、冶炼等工艺荟萃的古建筑群;袁世凯故居,典雅别致,颇具中原近代民居情调;南顿故城建设精美,具有古城风貌;淮阳剪枝公园,松柏造型奇异,飞禽、走兽、亭、塔、阁、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淮阳环城湖比西湖大一倍的16000亩水面,蒲苇葱郁,荷花飘香,碧波荡舟,戏水采莲,垂钓烧烤,乐趣无穷。周口市新建的“中华五千年”旅游景区,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仿长城建筑,把中华楼、长城各关按1:1的比例建设镶嵌其中,玉雕、石雕、泥塑历代君王将相、文人圣贤一万多尊,分堂设立“长城”之内。 2000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川汇区。(2)周口市设立川汇区,以原县级周口市的行政区域为川汇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老街。(3)周口市辖原周口地区的商水县、淮阳县、太康县、鹿邑县、西华县、扶沟县、沈丘县、郸城县和新设立的川汇区。原周口地区的项城市由河南省直辖。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周口市总人口9741283人; 川汇区 323738 扶沟县 666779 西华县 820319 商水县 1093686 沈丘县 1079278 郸城县 1151994 淮阳县 1229357 太康县 1254680 鹿邑县 1068984 项城市 1052468 (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 2004年10月22日,原属于淮阳县的搬口乡正式划归川汇区所管辖,搬口乡位于淮阳县境西南部,西依川汇区,总面积66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委员会,81个自然村,158个村民组.“西瓜兄弟”的故乡就位于搬口乡门楼行政村所辖的李楼村。 2005年,周口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川汇区撤销蔬菜乡、南郊乡、搬口乡,分别设立相应街道办事处(城东、城南、城北、搬口4个街道)。项城市撤销秣陵镇、老城乡,设立新的秣陵镇,秣陵镇政府驻北关居委会。 2005年11月16日,原属于太康县的4个行政村(张集乡陈老家村、陈小庄、太康寺村、中营子村)和原属于鹿邑县的2个行政村(辛集乡孔集村和唐集乡张老一村)正式归属淮阳县四通镇所管辖,四通镇新增土地8平方千米、人口10000多人。 周口市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较多。古陈州淮阳县完好地保存着华夏始祖伏羲氏的陵墓和殿堂,有伏羲推阴阳、占祸福的画卦台,孔子陈蔡绝粮的弦歌台,包公陈州放粮的平粮台等"七台八景"。西华县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炼石补天"的遗址。中国第一位哲学家、道教鼻祖老子是鹿邑县人,县境内保存着太清官、老君台、九步井等文物古迹。 周口市地理环境优越,平川千里,一望无垠,土层深厚肥沃。沙颍河、涡惠河、西淝河、洪汝河等淮河支流蜿蜒区内,为全市农林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周口市农业发展一马当先,粮、棉总产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分别占全省的1/6和1/4,是闻名全国的粮棉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烟叶等。养殖业主要有猪、牛、羊等,现已成为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小麦、棉花、槐山羊皮、生猪、黄牛等商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林业发展形势喜人,是闻名全国的平原绿化先进市。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2008年周口全市经济生产总值984亿元,位居河南黄淮四市第一位!全国经济第91位! 工业发展 周口市工业发展迅速,产值连年高速递增。现已建立了以电办机械、纺织印染、食品酿造、裘皮制革为支柱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一批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享誉海内外。周口市味精厂生产的"莲花"牌及"口得福"牌味精,先后获得24块国内、国际金奖,其生产能力已达12万吨,跃居世界同行四强,单厂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金丹乳酸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生产工艺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的乳酸龙头企业。1998年8月1日,"莲花味精"股票成功上市。河南宋河酒厂生产的高、低度宋河粮液在第五届全国白酒评经比中荣获国家金奖,进入国家名酒行列。河南康鑫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光缆已进入国家干线。河南鞋城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牛皮及制成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市,创汇能力已达1000多万美元。地神,金丹,莲花,金丝猴,宋河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10年间周口共产生5名全国知名的富豪。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周口市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西部紧靠京广铁路大动脉,北部许(昌)郸(城)窄轨铁路横贯东西,南部漯(河)阜(阳)铁路穿境而过。南(京)洛(阳)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汇入(北)京(香)港澳(门)高速公路,又一大动脉大(庆)广(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现在又新建成连接连霍高速的商(丘)周(口)高速公路。沙颍河刘湾港二期扩建工程的沈丘过船闸已经竣工,郑埠口枢纽工程已纳入国家计划。周口港工程已竣工,成为周口水上运输的一大亮点,由周口启航,经淮河、长江可直达南京、上海。全市电力供应充裕,网路火电和地方电联网联起套。邮电通讯发展迅速,连接全市城乡的十万门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外,INTERNET已进入千家万户。 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农业资源,蓬勃发展的工业以及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市的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目前,全市已累计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246家,合同利用外资近2亿美元,三资企业已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力军,焕发出勃勃生机。 周口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肉、烟生产基地 2008年全市粮食年产量达541.2万吨、棉花产量17.6万吨、油料总产量29.9万吨,肉类产量73.23万吨,均居河南省前列。周口还是国家重要的黄牛、槐山羊、生猪的养殖及肉类出口基地。所产槐山羊皮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美、英、意、日及东欧各国,历史上的周口与河北张家口并称中国南北两大皮都。周口还是闻名全国的平原绿化先进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1.26%,素有“平原林海”之称。 [编辑本段]地理与资源 地貌 周口地属黄淮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为1/5000-1/7000。海拔高度为35.5-64.3米。大致以川汇区至太康一线为界,线西海拔高度为50—64.3米,自然坡降为1/5000-1/6000;线东海拔高度为35.5-50米,自然坡降为1/6000-1/7000。线东的郸城东部,沈丘东部、东南部,项城中部、南部海拔高度多在40米以下,地势低洼易涝。 全市地貌特点是大平小不平。整体地貌平坦,但受外力作用,岭岗和洼地微地貌广泛发育,改变了平原地貌的单一形态。按照河南省地貌区划和等级系统划分,市内以沙颍河为界,以北为黄河冲积平缓平原区,以南为淮河及其支流冲积湖积平原区。岭岗多分布在沙颍河以北,川汇区至太康一线以西。坡洼地分布较广,主要在沙颍河以北;以南的沈丘、项城、商水也有零星存在。 土壤?市区土壤主要有潮土、砂姜黑土、褐土和黄褐土等4个土类,黄褐土、潮褐土、潮土、灰潮土、湿潮土、盐化潮土、砂姜潮土、壤质潮土、黏质潮土、黑底潮土、壤质灰潮土、黏质灰潮土、冲积湿潮土、氯化物盐化潮土、砂姜黑土、青黑土、覆盖砂姜黑土、石灰性砂姜黑土、石灰性青黑土、覆盖石灰性砂姜黑土等20个土属。主要壤质是洪水冲积性黄褐土和砂质洪水冲积性潮褐土。 由于受气候、大地构造、黄河和沙颍河冲积及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市区土壤大致以沙颍河为界,以南多为砂姜黑土;以北是在黄河历代南泛的冲积物上经过人们辛勤耕耘形成的潮土,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7%以上。这两种土壤土质疏松肥沃,都适于农作物种植,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气候?周口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不均。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于风。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多种作物及林木生产,适合于农林牧渔各业的综合发展。 温度 周口年平均气温在14.5℃—15.8℃之间。四季平均气温分别为14.5℃、26℃、15℃、1.6℃。极端最高气温达43.2℃(1966年7月19日周口镇),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1℃(1955年1月淮阳县)。年平均气温变差为27℃左右,年周期变化在0℃—28℃之间。近年来,气温略有升高,在1℃—2℃之间。全市平均霜期为146天,无霜期219天。 降水 全市历年降水量为689—816毫米,85%以上的降水多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夏季降水集中,平均降水量为371.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0.2%,且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大雨,雨量从周口东南至西北呈递减趋势;冬季降雪较稀少,降雪深度平均为12厘米。 光照 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5—2269小时,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2.04千卡/平方厘米,其中,能被植物利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为59千卡/平方厘米。分季度看,4—9月份的作物生长旺盛季节,正是降雨量最多、日照时数接近200小时的良好时段,这些气象要素对周口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风向、风速 周口历年最多风向是北至东北,以东北偏北为主,4—7月多吹东南至西南偏南风,以南风为主;其他月多在西北至东北之间,以东北偏北为主。历年平均风向频率是北至东北最多,南至西南次之,东南再次之,西至西北最少。风速平均每秒2.7—3.4米,最大每秒40米以上。据历年资料分析,风速呈明显减弱趋势。 水文?周口属于淮河流域,有沙颍河、涡河、西肥河、汝河四大扇形水系。其中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沙河发源于河南省鲁山县西部石人山,颍河发源于嵩山山脉的阳乾、少室诸山,两条河流在川汇区孙嘴村汇合,称沙颍河。沙颍河与其支流贾鲁河、汾泉河、黑河、新运河、新蔡河流经全市,流域面积占76%。四大水系纵横交织,不仅形成了一个“自然灌溉”系统,而且形成了美好的自然风光,条条河流像碧绿的飘带一样,由西向东流淌,把无际的平原沃野装扮得分外妖娆多姿。 周口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质良好,无污染。据1998年周口水文勘测局资料计算,水资源总量为29.81亿立方米,人均293.3立方米,亩均254.8立方米。地表水年均约44.88亿立方米。合理利用这些水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畜生活用水,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证。 生物 周口有各种植物170余种,动物近80种。生物名贵品种有周口黄牛、槐山羊、淮阳驴、项城猪、鲈鱼、白龟;白花泡桐、高口樱桃、陈老将梨;黄花菜、逍遥大葱、房坟韭菜、芦笋。 [编辑本段]本地特产 1.黄金瓜 学术名称为伊丽莎白厚皮甜瓜,因色泽金黄而得名为黄金瓜。黄金瓜外表美观,颜色鲜艳,香气浓郁,内含多种维生素及高糖,汁多味美,甘甜清脆. 2.枣 西华县田口乡地处黄泛区腹心,田口乡枣品种以灰枣、鸡心枣为主。灰枣又叫大枣,果实中等大小,呈长圆锥形,果皮棕红色,果肉厚,质脆,汁少味甜,核小细长,品质上等特别适合加工,优良的鲜食、制干品种。鸡心枣,又叫小枣,果实较小,呈鸡心状,果皮薄、果肉中厚,致密质细,味极甜核较小,是优良的制干品种。田口大枣被誉为“田口大枣,天下最好”。枣果是著名的滋补佳品,营养丰富,干枣含糖50%-87%。 3.逍遥胡辣汤 胡辣汤原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辣汤"。 逍遥胡辣汤的主料是:精粉、熟羊肉,配料为八角、胡椒、花椒、茴香、砂仁、肉扣、八桂、凉浆、粉条、味精、精盐、木耳、面芡、香油、醋等... 4.沈丘县老城镇又名乳香台,地处泉河之滨,南与安徽临泉接壤,经济发达,商业繁华,在方圆百十里流传着"兆丰酒,顾家馍,周家的麻花点着火"的谣谚。如今,经营周家麻花的叫周显章,从他曾祖父起祖辈以卖麻花为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周家麻花呈金黄色,看似透明 状。绠头麻花象灯笼,伞形麻花似伞面。吃起来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涩不苦,不垫牙,无怪味,用火一点便燃,长期存放不霉不软,脆酥如初。 [编辑本段]周口名人 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伏 羲 女 娲 老子 汲 黯 蔡 衍 陈胜吴广 应 詹 谢 安 黄 霸 陈 抟 符彦卿 韩 弘 沈 伦 徐世隆 顾 佐 轩 輗 袁世凯 张镇芳 朱丹陛 李子纯 吉鸿昌 王广建 李干公 严图阁 侯香山 李梦阳 周口典范 周口典范:洪战辉 李 飞 韩 渺 李和鹏 娄风涛 单晓霞 展良才 王建设 郑贺平 赵立民 陈新庄 李松山 高增玉 王文田 徐 军 谢凤运 文化名人:房国富 申凤梅 刘士明 刘 伟 邵 波 吴立兴 马艳丽 胡延佑 熊克俭 李清山 毕启亮 戴凤钦 杜天清 蒋愈红 孔 莹 韩绍愈 张振福 卢文清 刘亚欣 李 晖 李 珂 陆 虎 李玉龙 刘源浩 瘦 丁 朱 妍 王汉顺 武丽华 田维国 杨箴廉 高峻岚 李娜(歌手) [编辑本段]周口旅游 周口市是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位于豫东中部,辖八县一市一区,人口1060万,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境内无山无岭,一马平川,沃野千里。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 邓城叶宅旅游商品、人文景观较多,有些在全国绝无仅有。目前全市有旅游资源单体1456个,按照国家标准,在8个主类中有6个,在31个亚类中有18个,在155个基本类型中有77个。有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馆藏文物25000余件。近几年来,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重点开发了太昊陵景区、老子文化旅游景区、关帝庙景区、女娲诚文化旅游景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景区、袁世凯故里景区等六个景区和太昊陵、弦歌台、平粮台、五谷台、包公祠、陈胡公陵园、龙湖、剪枝公园、太清宫、老君台、关帝庙、女娲城、女娲宫、万亩枣园、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及故居、大程书院、袁世凯故居、袁世凯行宫、南顿古城等二十个景点;有星级饭店10家,旅行社16家,旅游市场已初具规模。 太昊陵 周口关帝庙 邓城叶宅 淮阳剪枝公园 弦歌台 龙湖风景区 周口大闸 吉鸿昌纪念馆 明道宫 袁世凯故居 大程书院 平粮台古城址 太清宫 谢氏陵碑亭 南顿故城 鹿邑陈抟公园 支亭寺 武平城故址 铁水牛 周口人民公园 水灌台包 公祠 女娲城 中华五千年 陈楚故城 紫气园 画卦台 楚顷襄王墓 新四军杜岗会师纪念地{1}
3,关於蚌埠的作文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铁路交点,是安徽省重要工商业城市,皖北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也是省内仅次于合肥的科教文化中心。 现代珠城 蚌埠(Bengbu)又称珠城,位于淮河中游、安徽东北部,跨中国南北分界线,拥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口,是京沪铁路一等客站所在地、中国著名的水陆交通枢扭城市,也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常住人口3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近100万人。交通便利、基础雄厚、物产富饶、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人民好客,是蚌埠的主要特点。 蚌埠市北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京沪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除淮上区外,蚌埠市区主要位于淮河南岸,所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则主要居于淮河北岸。三县如同贝壳,城区如同珍珠,形成奇蚌含珠的有趣景象。 蚌埠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的淮河台坳中部,次级构造单元为蚌埠台拱。该区构造轮廓是以太古代变质岩所构成近东西向的复背斜为基础,背斜北翼为新生代断陷盆地,全区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发育,并有北西向线性构造。地层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区内地层发育不全,基岩露头零星,地表为大面积沉积物覆盖。岩石地层除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外,主要为侵入岩和变质岩。 蚌埠地区地区最大的自然地表水是淮河,自怀远县南湖村东1公里处入境,流经怀远县南端、蚌埠市区北端和五河县南端,在五河县东卡村以东出境,境内全长150.7公里。其中,在蚌埠市区北岸长16.8公里,南岸长28公里,河床宽600~800米,年平均径流量263亿立方米。 淮河以北较大的自然地表水有沱河、浍河、北淝河、澥河、涡河、芡河等;淮河以南较大的自然地表水仅有天河、龙子河等。人工河道有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均位于淮河以北。 璀璨的古代文明 蚌埠拥有璀璨的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双墩村的“双墩遗址”,是安徽省境内发现的一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 大禹治水圣地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即位于今天的怀远县有4A级涂荆山风景区,涂山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会诸侯之地,他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现存有涂山庙、启母石、禹会村、千年银杏、圣泉、灵泉等胜迹。每年农历3月28日前后3天为禹王庙会,远近百姓纷纷前来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场面盛大。 和氏璧发现之地 与涂山隔河相望的荆山,就是春秋时和氏璧发现之地。在荆山西面,仍存有卞和抱玉之地——“卞和洞”。相传当年卞和在此发现绝世美玉,献给楚王,却不为楚王所识,卞和所献的璧玉,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和氏璧。荆山还有苏东坡赞誉的“天下第七泉”——白乳泉以及望淮楼、启王宫等名景。特别是到六月石榴开花之时,满山榴花似火燃烧,其景美不胜收。 霸王别姬的垓下古战场 在固镇镜内,还有一处楚汉相争鏖战之处——垓下古战场,现留有霸王城、韩信点将台、虞姬墓等遗迹。霸王别姬的故事就发生在蚌埠,很值得一游。垓下不仅因古霸王别姬而出名,还因其是春秋战国的古城而引起中国考古界的震惊,垓下古城的发现与发掘,被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龙兴之地凤阳 蚌埠东20公里处的凤阳县,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现有明代皇陵、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宝刹古寺——龙兴寺,有禅窟寺,有明代初期的中都城古建筑和石碑碣,还有号称“江北第一溶洞”的韭山洞。 美丽的龙湖风景区 在蚌埠东郊,有一片湖泊,相当于四个西湖的面积。相传朱元璋儿童时代曾在这里放牛,此湖后被人称为龙子湖。经过整治,龙子湖已经成为十分美丽的4A级风景区。在风景区,还有明代所建的汤和墓,墓前存有石人石兽。 诱人的淮河风光 淮河风光无限美,风台县峡山峡、怀远县荆山峡、五河县浮山峡为著名的淮河“三峡”,加之治淮工程中建造的淮河蚌埠闸,上桥水利枢纽工程等。乘船由蚌埠出发,可一览淮河风姿及两岸的风景名胜。 城市美景 经过多年建设,蚌埠市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园林城市。市区有珠园、南山公园 、张公山公园,还有大气磅礴的淮河文化广场,淮河文化广场有着亚洲最长的音乐喷泉,乃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编辑本段科教文体 科技事业 蚌埠科技资源丰富,拥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0所、41所、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第214研究所等7个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91个地方科研机构,科技实力省内第二。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0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个。 医学事业 蚌埠医学事业非常先进,拥有蚌埠医学院,还有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等近十家三甲医院,服务幅射涵盖蚌埠周边地区,是皖北地区群众医疗的首选之地。建国以来,蚌埠的医学水平不断提高,医学成果不断涌现。蚌埠藉医学家刘同庆发现铜具有抗癌功能,并发明了相应的药物,比西方国家的发现领先整整30年。 文化概况 蚌埠是花鼓灯、泗洲戏的发源地,以上项目均已申报国家及世界文化遗产。 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4个,总藏书量37.2万册,比上年增长2.2%。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鼓乡情韵》参加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夺冠,歌曲《好一个花鼓灯》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蚌埠双墩1号墓和禹墟遗址发掘进展顺利并取得一定成果。 教育事业 蚌埠拥有安徽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10所,各类职业教育院校34所,每年输送毕业生2万多人、培养熟练技术工人2.3万人。 蚌埠有普通教育学校1255所, 普通中学193所(高中40所,初中153所),小学957所,幼儿园100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 此外,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蚌埠拥有一大批敬业精神强、技术熟练的各类产业技术工人,劳动力素质高、成本低,用工便利。 地方院校 安徽财经大学 蚌埠医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 蚌埠医学院 蚌埠学院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蚌埠工艺美术学校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安徽蚌埠机电技师学院 蚌埠职业技术专修学院 军事院校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体育概况 蚌埠体育始于清末民间武术和自娱性的健身活动。20年代,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相继兴起。新中国成立后,出现各行各业办体育的新局面,各类赛事频繁,群众体育活跃。 蚌埠市人民体育场位于市区繁华地段,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场内设有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足球场、田径场、网球场、训练房等体育设施。 蚌埠市现有市体育运动学校(教、训合一)、市游泳馆两个训练单位。有6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有18个:足球、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田径、国际式摔跤、中国式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举重、体操(蹦床)、射击、武术、赛艇、游泳。其中优秀项目有:足球、田径、摔跤、柔道、游泳、武术(套路、散打)等。现有教练员45人,判员498人,其中国际级裁判和国家级裁判10名,在训运动员近1000人。 蚌埠体育尤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成绩令人瞩目。自50年代以来,蚌埠体育始终处于安徽省前列,群众体育多次受到国家、省级表彰。所辖五河、怀远、固镇三县均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县(区)75个乡镇有45个成立了农民体育协会,全市19个街道全部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现有群众性体育单项协会26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个(其中国家级5个),385个晨晚练点、辅导站、体育指导站、活动点与体育协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有6个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10个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个全国体育先进乡镇、13个全省体育先进乡镇;3个全省省级农村体育示范乡镇。竞技体育自1986年安徽省第六届运动会起,一直处于全省第二位。2003年创建了省级“国际跤单项后备人才基地”、“游泳单项后备人才基地”,2005年创建了国家级“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 建国以来,蚌埠市体育运动在各项比赛中先后破世界纪录2人次(20公里竞走、航模),破世界青少年纪录1人次,破全国纪录1人次,破省纪录81人次(1973—2004年)。4人获世界冠军,113人次获全国冠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人才,为安徽体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多次荣获安徽省竞技体育贡献奖和安徽省竞技体育输送奖。足球是蚌埠体育运动的强项。1981年,蚌埠市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确定为全国20个足球重点城市之一,并有“足球城”的誉称。蚌埠成年足球队曾蝉联安徽省第二、三、四、五届运动会冠军,少年队曾10次蝉联全省冠军,2000年安徽省第九届运动会上,蚌埠少年足球队获冠军,2002年安徽省第十届运动会上,蚌埠少年女子足球队夺得冠军。 编辑本段工业 工业基本概况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现有工业企业1258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6家。已形成以加工业为主,拥有机械、纺织、轻工、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行业的工业体系,能生产400多大类、上万种产品。安徽丰原集团、八一化工集团、华光玻璃集团、蚌埠卷烟厂等企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平板玻璃、压铸机、滤清器、灯芯绒、啤酒、玻璃制品、卷烟等产品产量、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柠檬酸和对(邻)硝基氯化苯产量、质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主要企业 1、丰原集团: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柠檬酸生产企业,现有上市公司五家。 2、蚌埠仿古玉器市场:国内三大古玩玉器生产加工地。 3、安徽皖酒集团:身为安徽蚌埠酒厂,是一个老牌的国有企业,在安徽省酿酒行业长期享有很高的声誉,皖酒集团具有五十多年酿造白酒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酒业集团之一,安徽省白酒行业支柱企业,下属4个子公司 4、蚌埠卷烟厂:安徽最大的卷烟厂。它的前身为东海烟厂,1958年东海烟厂由一家地方国营烟厂和一家公私合营烟厂合并而成。 5、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原国家建材局直属的全国综合性甲级设计研究单位,1953年成立,2000年改企加入中国建材集团公司,拥有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资质和对外经营权,下设华诚监理、华安咨询、中新咨询、华洋粉体、淮南煤矿机械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是安徽省 “文明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和国际市场上完成了数百项大型项目建设,自主开发了数百项专有技术成果,为中国玻璃工业现代化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玻璃工业技术史上,蚌埠院第一个将中国玻璃技术打入国际市场,第一个将传统的垂直引上生产线改为先进的浮法线,第一个设计主线90o转向浮法线,第一个设计投产具有国际水平的浮法线,第一个将玻璃厂烟气脱硫技术在中国成功推广应用。 编辑本段农业 蚌埠既是工业大市,也是农业大市。蚌埠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2009年,蚌埠粮食总产达264.3万吨,增长4.3%。 编辑本段邮电和海关 蚌埠市是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是京沪微波通信干线安徽境内唯一主控站,是全省国际通讯和国内邮政及长途通讯枢纽之一。 蚌埠海关所辖业务监管区域为蚌埠、淮北、宿州三市,属内陆型海关,集中办理减免税、加工贸易等属地管理的业务。拥有二类口岸—蚌埠铁路南货场,通过铁海联运与上海口岸直通,进出口便捷。 编辑本段生产总值 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538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2.90亿元,增长24.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81亿元,增长22.8%。 编辑本段投资环境 蚌埠组合优势日益凸显,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蚌埠的发展环境日益优化,良好的政策环境、承载环境和政务环境,正成为投资者的理想之地。 投资领域宽广 蚌埠拥有非常宽广的投资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在加工制造业领域,有压缩机、消防车、起重机、船舶、环保设备等机械装备制造类项目;有浮法玻璃、电阻式触摸屏等玻璃深加工类项目;有柠檬酸、生物乙烯、生物医药等精细化工项目;有光伏产业、太阳能发电、新兴电子等新材料、新能源项目;有烟草、食品、酿造、纺织等轻工业项目。在现代农业开发领域,有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科技园、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等一批合作项目。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有以大禹、双墩、楚汉文化为突破口的旅游开发项目;有古玩玉器市场、玻璃制品市场、农机大市场、生猪交易市场等项目;有金融、保险等服务类项目等等。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 良好的政策环境 蚌埠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蚌埠市是国务院批准的促进中部崛起、享受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城市之一。2006年,安徽省提出两淮一蚌战略。“两淮”为淮南、淮北,同为重工业城市,“一蚌”为蚌埠市。 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顺利实施,为蚌埠在内的3市设立了每年5亿元的项目扶持资金和每年10亿元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我市也制定了20多项支持性、鼓励性的优惠政策,涉及投资项目资金补助、高新技术项目资助、投资上规模现金奖励、投资主导产业资金补贴等方面。 良好的承载环境 蚌埠有良好的承载环境。现有省级开发区6个,特色产业园6个。围绕产业基础和产业特色,重点推进光伏产业园、汽车工业园、船舶工业园、电子工业园、粮食加工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等专业园建设,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提供载体支撑。 良好的政务环境 蚌埠有良好的政务环境。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大力优化投资软环境,相继建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外商投诉受理中心,完善了外来投资“一站式”审批服务,先后出台了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实行全程代理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努力把蚌埠打造成中部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今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努力为外来投资商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经济区 1、两淮一蚌战略:2006年,安徽省提出两淮一蚌战略。“两淮”为淮南、淮北,同为重工业城市,“一蚌”为蚌埠市。 2、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2008年底,谋划已久的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破茧而出,这是全国唯一的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2月28号,科技部在征求国家有关部委意见,并报国务院同意后,正式批复同意将推进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 3、中部崛起政策:蚌埠市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怀远县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割据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 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战国时期, 今一市三县地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的邑地。 曲阳县 钟离县 泗水郡 秦王朝建立后统一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怀远、蚌埠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怀远县 钟离县 泗州 后经政权迭经变更,历经西汉、东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南宋宝佑五年( 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 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 南宋 、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灵璧、五河、怀远县分领,五河县属泗州。 凤阳府 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宿州及怀远、灵璧、五河、凤阳县。 清 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凤阳县 怀远县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等县分领。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 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 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伪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 蚌埠市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 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 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 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 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 1983年7月,怀远县、 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改划属蚌埠市至今。 2003年蚌埠市东市区更名为龙子湖区,中市区更名为蚌山区,西市区更名为禹会区,郊区更名为淮上区 编辑本段建制沿革 史前时期,蚌埠[1]地域上居住的淮夷氏族,已过着农耕渔猎的生活。相传原始社会末期,今蚌埠地域东部曾建立钟离古国,西部曾建立涂山古国。至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继属吴,再属越,后属楚地。后经历代演变,至民国36年(1947年)1月设市,直属安徽省所辖。 秦至南北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实行郡县制后,今蚌埠地域分属九江、泗水两郡。其东部(今凤阳县境内)设钟离县。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今蚌埠淮河北归属沛郡,淮河南归属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复改为九江郡,并在蚌埠西部(今怀远县境内)设置当涂县。 王莽新政时期(公元8~23年。以下省略“公元”二字),今蚌埠地域淮河北更属吾符郡,淮河以南更属延平郡,并将钟离县改为蚕富县,当涂县改为山聚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年),今蚌埠地域淮河以北为沛国所辖,淮河以南为九江郡所辖;东、西部各复改为钟离县、当涂县。 三国时期,今蚌埠属魏地。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淮河以北隶于谯郡;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年),废钟离、当涂二县,淮河以南隶于淮南郡。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制,今蚌埠淮河以南属扬州,为淮南郡所领,并复立钟离县;淮河以北属豫州,为沛国所领。 东晋百余年,战乱不止,蚌埠地域建置更迭频繁。淮河成为东晋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角逐的界河。淮河北于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为羯族石氏所建立的后赵所控制;晋穆帝升平三年(359年),又为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所占据,后于晋废帝太和五年(370年),再为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所统辖。今蚌埠西部属当涂县,于东晋成帝年间侨置于江南;今蚌埠东部于东晋安帝年间设钟离郡,治燕县;西南设马头郡,治虞县。 南北朝刘宋后废帝元徽元年(473年),淮河南岸钟离、马头两郡皆归徐州。南齐武帝永明六年(488年),改徐州为北徐州,辖蚌埠东部钟离郡,治燕县;辖西部马头郡,治己吾县。南梁初期承南齐制,后期江淮州郡先后为东魏、北齐所取。东魏武定六年(548年),蚌埠北部设连城县,为睢州所辖。武定七年(549年),今蚌埠地域置楚州,治钟离城。北齐控制江淮时,将楚州更名为西楚州,州、郡同治钟离县;并在西部设荆山郡,治荆山城,领马头县。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将西楚州改为北徐州,郡、县未变。至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今蚌埠又为北周所占,北徐州复改西楚州。 隋至两宋时期 隋开皇二年(582年),西楚州改为濠州;废荆山郡,马头县改为涂山县。大业三年(607年),又将濠州改为钟离郡,领钟离、涂山县。今蚌埠北郊则属彭城郡谷阳县域。 唐武德三年(620年),钟离郡复改濠州。武德七年(624年),涂山县并入钟离县,为濠州所领。至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后,今蚌埠淮河以南属淮南道监察,淮河以北属河南道监察。天宝元年(742年),濠州再改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年),钟离郡又改为濠州。贞元四年(788年),濠州隶属河南道监察。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领今蚌埠淮河以北地区。 五代十国时期,今蚌埠淮河以北为宿州辖地,先后为后梁(907~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所统治;淮河以南为濠州辖地,先后为吴(907~937年)、南唐(937~958年)所占据。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夺取今蚌埠整个地区,淮河以北由徐州辖,淮河以南由濠州辖。 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今蚌埠淮河北隶于新置灵璧县,为淮南东路宿州所辖;淮河以南只存钟离县,为淮南西路濠州所辖。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陷汴京,取淮北,宿州初为山东西路领,至金大定六年(1166年)改属南京路。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金兵渡淮攻取濠州。嘉定十二年(1219年),宋军收复濠州,宋、金仍以淮河为界。今蚌埠淮河以南置钟离县,为淮南西路濠州所辖。宝佑五年(1257年),蚌埠西部重置荆山县,为淮南西路怀远军所辖。咸淳七年(1271年),今蚌埠东北置五河县,为淮南东路淮安军所辖。 元至民国时期 元,今蚌埠属河南行省政区。至元四年(1267年),淮河北灵璧县改隶于泗州。至元十五年(1278年),五河县改隶于临濠府,今蚌埠淮河以南地区尽属临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临濠府改为濠州;废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淮河以南皆属濠州钟离、怀远县境。 明洪武二年(1369年),凤阳建中都,钟离县更名中立县,翌年再改名为临淮县。洪武六年(1373年),撤中都设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年),中立府迁新城改名凤阳府,临淮县亦改名凤阳县;蚌埠西部仍为怀远县,东北为五河县。三个县明初均为中书省凤阳府所领。永乐元年(1403年),凤阳府为南京直隶。 清初,凤阳府为江南省领。顺治十八年(1661年),今蚌埠全境皆为江南左布政使凤阳府所辖。康熙六年(1667年),凤阳府改隶于安徽布政使凤颍六泗道。雍正二年(1724年),今蚌埠淮河以北从凤阳府划入泗州直隶州。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一块属蚌埠,并首设独立行政机构三县司,脱离凤阳、怀远、灵璧三县,直属凤阳府。 民国元年(1912年),蚌埠三县司废,河南岸改属凤阳县,置二区公署;河北岸小蚌埠属灵璧县,一直到民国35年。民国3年,恢复道制,蚌埠河南岸属安徽省淮泗道凤阳县辖。民国18年,蚌埠曾成立市政筹备处,但翌年即撤销,仍属凤阳县所辖。民国21年,凤阳县办自治区,蚌埠系其第七区。民国24年,蚌埠与三铺合为凤阳第二区。翌年,凤阳县被安徽省第四督察区所领,蚌埠受其辖。民国27年,凤阳县名义上为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区所辖,因日军侵占,九区各县沦陷,凤阳由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区兼管。 民国27年10月,日伪在蚌埠组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凤阳县直属伪省维新政府管辖,伪县维新政府设于蚌埠。民国29年3月,伪安徽省维新政府更名伪安徽省政府,伪府仍设于蚌埠。民国33年,伪安徽省政府设8个行政督察区,蚌埠为凤阳县辖,隶属第一行政区,并为区治地。 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党军队李品仙部到蚌埠接防。11月,成立蚌埠市政筹备处,翌年接管市区行政。民国36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为安徽省直辖市。 1949年1月,蚌埠解放,先属江淮解放区辖,4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蚌埠遂隶属皖北行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销皖北行署,蚌埠市为安徽省直辖。1956年,安徽省置蚌埠专区,专员公署驻蚌。1958年11月起,蚌埠市隶属省和专区双重领导。1961年3月撤销蚌埠专区,此后至1985年,蚌埠市一直属安徽省直辖。 编辑本段友好城市 国内 江苏省:淮安市、连云港市、镇江市 宁夏区:石嘴山市 福建省:泉州市 海南省:海口市 云南省:昭通市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甘肃省:兰州市 北京市:门头沟区 上海市:静安区、长宁区 国外 英国:坦姆赛德市 意大利:贝加莫省 巴西:巴拉曼萨市 美国:韦恩郡 日本:摄津市 国外经贸伙伴城市 德国:克雷菲尔德市 土耳其:辛江市 俄罗斯:赤塔洲 美国:休斯顿市 澳大利亚:伊普斯维奇市 编辑本段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主题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