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时候出现)

什么时候出现


一.酒最早出现在啥时?

1.我国是制曲酿酒的发源地,有着世界上独创的酿酒技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坂口谨一郎曾说中国创造酒曲,利用霉菌酿酒,并推广到东亚,其重要性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媲美。

2.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的特产饮料,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馏酒,通称烈性酒,成为全球酒类饮料产销大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3. 白酒起源于何时?何人始创?迄今说法尚不一致。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醴”字,淮南子说:“清醴之美,始于耒稆”。

4.《尚书说命》记载:“若作酒醴,尔为曲糵”。最早的文献记录是“鞠糵”,发霉的粮食称鞠,发芽的粮食称糵,从字形看都有米字。

5.米者,粟实也。由此得知,最早的鞠和糵,都是粟类发霉发芽而成的。《说文解字》说:“糵,芽米也”。“米,粟实也”。

6.以后用麦芽替代了粟芽,糵与曲的生产方式分家以后,用糵生产甜酒(醴)。商、周一千多年到汉朝,糵酒还很盛行。

7.北魏时用榖芽酿酒,所以在《齐民要术》内无糵曲的叙述。1636年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内说:“古来曲造酒,糵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逐至失传”。

8.据周朝文献记载,曲糵可作酒母解释,也可解释为“酒”。例如杜甫《归来》诗里有“恁谁给曲糵,细酌老江乾”;陈騊声有“深深曲糵日方长”的诗句,这里“曲糵”也是指“酒”。

9. 曲在《辞源》的解释为酒母,酿酒或制酱的发酵物,亦作“曲”。曲或鞠的简化字为曲。酒曲的发展,经过不断地技术改良,由散曲发展到饼曲,终于形成了大曲和小曲。

10.大曲中主要微生物是曲霉,适宜于北方天气寒冷的各省。制造大曲的原料为大麦、豌豆或小麦,例如前者为汾酒西凤酒大曲,后者为茅台、泸州酒曲等。

11.因制曲原料为麦类,常称为麦曲,其形状似砖,又称砖曲,其曲块大和用曲量多,通称大曲,用于酿造我国的传统工艺名优白酒。

12.小曲酒主要微生物是根霉和毛霉,在南方亚热带的温暖气候,有利于生产小曲及其小曲酒。制造小曲的原料为大米或稻糠,有的加入中草药,如邛崃米曲、董酒米曲;有的不用中草药,如厦门白曲、稗木镇糠曲等。

13.198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卡尔麦提(Calmette)在中国小曲中发现一种糖化力强的根霉,利用此种霉菌生产酒精,定名为阿明诺法或淀粉法(Amolproetzz),1985年正式投产。

14.1956年,方心芳先生开始将小曲分离出的根霉分类及重要的生理特性的研究,确定了根霉是小曲的主要糖化菌。

15. 白酒所应用的酒曲,大概可分为小曲、大曲和麸曲三类。小曲到南北朝时,已相当普遍生产,到了宋代时又有重要的改进,其根霉小曲成了世界最好的酿酒菌种之一。

16.这种根霉小曲传播很广,如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尼泊尔、不丹、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在绳纹末期从中国传入了稻作技术和造酒技术)都有根霉小曲酿酒,产品受到国外人民的青睐。

17. 麸曲是方心芳先生研究高粱酒的改良,提倡用曲霉制造酒曲,又称快曲,因制曲时间短而得名。制曲后,麸曲直接作为糖化剂,一般用量较大,仍有误称为大曲。

18.酿酒必先制曲,好曲酿出好酒,这是培养有益菌类,利用自然界或人工分离的微生物,分泌出许多复杂的酶,利用它的化学性能来完成的。

19. 白酒酿造始于何人?其说法不一。从战国时期《世本·作》:“仪狄做酒醪变五味”,这是造酒最早的文字记载,传至周朝,更有汉朝许慎《说文解字》“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口尝之而美,逐疏仪狄。

20.杜康作秫酒”。至今杜康造酒之说广为传颂,及至日本人将酿酒工统称“杜氏”。更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有人认为杜康是酿酒的祖师爷,这是一种悖论。宋高承在其《事物纪原》一书中说:“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酿酒也”,说明杜康究竟是哪个时代人,尚未搞清楚,何况当年杜康酿造的酒绝非今日的蒸馏酒。

22. 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微生物学原理推测,认为酒的起源,最早出来是水果酒,其次是奶酒,最后发现为粮食(谷物)酿造的蒸馏酒,这是讨论的课题。

23.水果中含有糖类的果汁,如暴露于皮外,果皮上常附有酵母,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果汁就会发酵成酒。动物家畜的乳汁,其中含有乳糖,同样经酵母发酵为奶酒。

24.谷物酿酒要复杂很多,粮食中为碳水化合物不是糖而是淀粉,淀粉需要经淀粉酶分解为糖,然后由酵母的酒化酶将糖变成酒。

25.我国粮食酒中最早出现是黄酒,称为酿造酒,又称发酵酒,是不经过蒸馏的,随后才会出现为现在的蒸馏酒,即中国白酒,这与蒸馏器有关。

26. 白酒在唐朝又称为烧酒,历代诗句中常出现烧酒。白香山有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雍陶亦有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当时的四川已生产烧酒。

27.古诗中又常出现白酒,例如李白的“白酒新熟山中归”;白居易的“黄鸡与白酒”,说明唐朝的白酒就是烧酒,亦名烧春。

28.研究白酒的起源,必先以蒸馏器为佐证。方心芳先生认为宋朝已有蒸馏器(《自然科学史》6卷2期,1987年),但他在1934年时曾说我国唐代即有蒸馏酒(《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调查报告》第7号)。

29.1975年在河北承德市青龙县出土的金代铜质蒸馏器,其制作年代最迟不超过1161年的金世宗时期(南宋孝宗时),认为可信无疑。

30.据西方在10或11世纪发现蒸馏法以后,就可能由发酵的饮料中得到较早的乙醇(酒精)。但在16世纪以来,由谷物原料直接制备乙醇,其酒精和水的类似饮料产品,就被广泛应用。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白酒行业迅速发展。从白酒质量看,1952年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评选出全国八大名酒,其中白酒4种,称为中国四大名酒。

32.随后连续举行至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共评出国家级名酒17种,优质酒55种;1979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开始,将评比的酒样分为酱香、清香、浓香、米香和其他香五种,称为全国白酒五大香型,嗣后其他香发展为芝麻香、兼香、凤型、豉香和特型5种,共计称为全国白酒十大香型。

33.从白酒产量看,1949年全国白酒产量仅为8万吨,至1996年发展到顶峰为803万吨,是建国初期的80倍,近几年来基本稳定在350万吨左右,全国注册企业达7万家,从业人员约几十万。

34.从白酒税利看,每年为国家创税利约120亿以上,仅次于烟草行业,其经济效益历来是酒类产品的前茅。从白酒科技看,中央组织全国科技力量进行总结试点工作,如烟台酿酒操作法,四川糯高粱小曲法操作法、贵州茅台酿酒、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和新工艺白酒等总结试点,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35.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总结试点就是科研,科研就是发展发生力。从白酒工艺看,它的生产可分小曲法、大曲法、麸曲法和液态法(新工艺白酒),以传统固态发酵生产名优白酒,新工艺法为普遍白酒,已占全国白酒总产量70%。

36.从白酒发展看,全国酿酒行业的重点,在鼓励低度的黄酒和葡萄酒,控制白酒生产总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节粮和满足消费为目标,以认真贯彻“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和高效益”为方向。

37. 白酒是我国世代相传的酒精饮料,通过跟踪研究和总结工作,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如从作坊式操作到工业化生产,从肩挑背扛到半机械作业,从口授心传、灵活掌握到有文字资料传授。

38.这些都使白酒工业不断得到发展与创新,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一批厂家成为我国酿酒的大型骨干企业,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酒最早出现在啥时?


二.红酒在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

1.至于葡萄酒的起源地,据史料记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区,即现在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都发现了积存的大量的葡萄种子,说明当时葡萄不仅仅用于吃,更主要的是用来榨汁酿酒。

2.因此关于葡萄酒的起源地虽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出自希腊,有的则说是在埃及。但史迹多认定是从一万年前由小亚细亚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海岛之前,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到欧洲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法国的普罗旺斯、北非的利比亚和西班牙沿海地区的。

3.此同时,这项种植技术从北欧由多瑙河进入了中欧、德国等地区,并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享有声誉,使得今天我们将之定义为传统产区。

4.通常这些地区所产的葡萄酒有严格的规章监制。而与此相对的产区是新世界,也就是指随着16世纪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探险家的行程,葡萄园在他们所到达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国家的建立。

5.很快的,葡萄种植的技术在美国、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西海岸地区得到推广,而南非则是在17世纪后期才开始有了第一片葡萄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初引进的也是南非的品种。

6.也有很多数的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现今的伊朗。对于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约是在7000年前始于前苏联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

7.后来随着古代战争、移民传到其它地区。初至埃及,后到希腊。但是,有真正可寻的资料中还是从埃及古墓中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

二.红酒在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


三.药酒是在哪个朝代之后出现的什么时候?

1.药酒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黄帝内经》有“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所谓“汤液”即今之汤煎剂,而“醪醴”者即药酒也。

2.显然在战国时代对药酒的医疗作用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从酿酒、饮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到人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

3.并且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了它可以治疗一些虚寒腹痛之类的疾病,从而让酒与原始医疗活动结下了缘,也因此药酒慢慢形成。

4.扩展资料:食用药酒的注意事项:大量饮酒并服用巴比妥类中枢神经抑制药会引起严重的中枢抑制。当饮用了中等量的酒并同时服用镇静剂量的巴比妥类药物时就引起明显的中枢抑制,使病人的反应能力低下。

5.精神安定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安定、利眠宁和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赛庚陡、笨海拉明等如与酒同用,对中枢神经亦有协同抑制作用,轻则使人昏昏欲睡;重则使人血压降低。

6.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会因此而受到抑制。此时饮酒会因其分解酒精的酶系统受抑制而使血液中的乙醛浓度增加,导致乙醛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头痛。

四.酒是什么时候起源的?

1.酒的历史渊源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2.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

3.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

4.”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

5.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6.若此记载真有其事,则先民于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采花作酒,自是可能。谷类酿成之酒,应始于殷。殷代农业生产盛,已为多数学者公认。

7.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以朱芳圃编《甲骨学》下册文十四,酒字,凡二十一见;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复有“酒,受酋年”之文。

8.受酋年,即出酒丰富之年。而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所载,斑斑可考。(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早初酒应当是果酒和米酒。

9.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才出酒的,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酿酒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馏、最大的突破就是对酒精的提纯。

10. 数千年来,中国的酿酒事业,在历史的变迁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酿造出了许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礼酒俗,无不构造出一个博大的渊深的名酒古国。

11. 晋人江统在《酒诰》里载有:“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12.”说明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

13.我国最晚在夏代已能人工造酒。如《战国策》:“帝女令仪狄造酒,进之于禹。”据考古发掘,发现龙山文化遗址中,已有许多陶制酒器,在甲骨文中也有记载。

14.藁城县台西村商代墓葬出土之酵母,在地下三千年后,出土时还有发酵作用,汉代班固在《白虎通·考点》中亦有芳香的药酒意思的解释。

15.罗山蟒张乡天湖商代墓地,发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酒,它装在一件青铜所制的容器内,密封良好。至今还能测出成份,证明每一百毫升酒内含有8239毫克甲酸乙醋,并有果香气味,说明这是一种浓郁型香酒,与甲骨文所记载的相吻合。

16.周代,酿酒已发展成独立的且具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并设置有专门管理酿酒的“酒正”、“酒人”、“郁人”、“浆人”、“大酋”等管职。

17.酒,是人类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大饮料。世界上最古老的实物酒是伊朗撒玛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弥人;中国最古老的实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汉代御酒,据专家考证系粮食酒(也有专家认证为黄酒,作为黄酒工作者闻之为之跃呼、幸哉至善!

18.)至今仍香醇可饮,可谓奇也!中国甲骨文中早就出现了酒字和与酒有关的醴、尊、酉等字。从中可以佐证酒的存在之久。

19.至于文史中的记载更是枚不胜举,如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即醉以酒,即饱以德”(《大雅·即醉》)的诗讯《周易》、《周礼》、《礼记》、《左传》等典籍中,关于古代酒俗的记载更多,如“酒者可以养老也”(《礼记》)、“酒以成礼”(《左传》)等。

五.果酒的介绍

1.果酒的生产是利用新鲜的水果为原料,利用野生的或人工添加酵母菌来分解糖分,产生酒精及其他副产物。伴随着酒精和副产物的产生,果酒内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赋予果酒独特的风味及色泽。

2.在生产中为了达到酿造高质量的果酒,需要对以下几项主要成分进行分析,作为检验品质的依据。①酒精:酒精能防止微生物(杂菌)对酒的破坏,对保证酒的质量有一定作用。

3.因此,果酒的酒精度大多在12-24度。②酸:果酒中的酸有原料带来的,如葡萄中的酒石酸,苹果中的苹果酸,杨梅中的柠檬酸等;也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如醋酸,丁酸,乳酸,琥珀酸等。

4.酒中含酸量如果适当,酒的滋味就醇厚、协调、适口。反之则差。同时,酸对防止杂菌的繁殖也有一定的作用。生产中用于表示果酒含酸量的指标有总酸和挥发酸。

5.总酸,即成酸性反应的物质总含量,与果酒的风味有很大关系(果酒一般总酸量为0。5-0。8克/100毫升)。

6.挥发酸,是指随着水蒸气蒸发的一些酸类,实践中以醋酸计算(果酒中的挥发酸不得高于0。15克/100毫升)。

7.③糖:由于果酒品种的不同以及各地人民的爱好各异,对酒液中的糖分要求极为悬殊,我国一般要求糖分9-18%之间。

8.④单宁:果酒中如缺乏单宁,酒味就会平淡;含量过高又会使酒味发涩。一般要求是,浅色酒中单宁含量0。1-0。

9.4克/升,深色酒中为1-3克/升。⑤色素:果酒具有各自不同的色泽,是由于果皮含有不同色素形成的。酒中色素随着储酒时间的延长,因氧化而变暗或发生沉淀。

10.这是陈酒不及新酒色泽新鲜的缘故。⑥浸出物:果酒在100℃下加热蒸发后所得到的残留物。主要有甘油、不挥发酸、蛋白质、色素、酯类、矿物质等。

11.我国一般红葡萄酒的浸出物在7-3克/100毫升之间,白葡萄酒在5-2克/100毫升。浸出物过低,会使酒味平淡。

12.⑦总二氧化硫和游离二氧化硫:是果酒在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般规定,酒液中的总二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250毫升/升;游离二氧化硫不得超过20毫升/升。

13.⑧重金属:一般规定是:铁不得高于8毫升/升;铜不得高于1毫升/升;铝不得高于0。4毫升/升。在果酒中,葡萄酒是世界性产品,其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均居第一位。

14.其次是苹果酒,在英国、法国、瑞士等国较普遍,美国和中国也有酿造。再有柑橘酒、枣酒、梨酒、杨梅酒、柿酒、刺梨酒等,它们在原料选择上要求并不严格,也无专门用的酿造品种,只要含糖量高,果肉致密,香气浓郁,出汁率高的果品都可以用来酿酒。

15.果酒酿造的工艺流程鲜果→分选→破碎、除梗→果浆→分离取汁→澄清→清汁→ 发酵→倒桶→贮酒→过滤→冷处理→调配→过滤→成品工艺简述发酵前的处理: 前处理包括水果的选别、破碎、压榨、果汁的澄清,果汁的改良等。

16.破碎、除梗: 破碎要求每粒种子破裂,但不能将种子和果梗破碎,否则种子内的油酯、糖苷类物质及果梗内的一些物质会增加酒的苦味。

17.破碎后的果浆立即将果浆与果梗分离,防止果梗中的青草味和苦涩物质溶出。破碎机有双辊压破机、鼓形刮板式破碎机、离心式破碎机、锤片式破碎机等。

18.渣汁的分离: 破碎后不加压自行流出的果汁叫自流汁,加压后流出的汁液叫压榨汁。自流汁质量好,宜单独发酵制取优质酒。

19.压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逐渐加压,尽可能压出果肉中的汁,质量稍差,应分别酿造,也可与自流汁合并。将残渣疏松,加水或不加,作第二次压榨,压榨汁杂味重,质量低,宜作蒸馏酒或其他用途。

20.设备一般为连续螺旋压榨机。果汁的澄清: 压榨汁中的一些不溶性物质在发酵中会产生不良效果,给酒带来杂味,而且,用澄清汁制取的果酒胶体稳定性高,对氧的作用不敏感,酒色淡,铁含量低,芳香稳定,酒质爽口。

21.澄清的方法可参阅果汁的澄清。二氧化硫处理: 二氧化硫在果酒中的作用有杀菌、澄清、抗氧化、增酸、使色素和单宁物质溶出、还原作用、使酒的风味变好等。

22.使用二氧化硫有气体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前者可用管道直接通入,后者则需溶于水后加入。发酵基质中二氧化硫浓度为60-100mg/L。

23.此外,尚需考虑下述因素:原料含糖高时,二氧化硫结合机会增加,用量略增;原料含酸量高时,活性二氧化硫含量高,用量略减;温度高,易被结合且易挥发,用量略减;微生物含量和活性越高、越杂,用量越高;霉变严重,用量增加 。

24.果汁的调整:①糖的调整: 酿造酒精含量为10%-12%的酒,果汁的糖度需 17-20°Bx。如果糖度达不到要求则需加糖,实际加工中常用蔗糖或浓缩汁。

25.②酸的调整: 酸可抑制细菌繁殖,使发酵顺利进行;使红葡萄酒颜色鲜明;使酒味清爽,并具有柔软感;与醇生成酯,增加酒的芳香;增加酒的贮藏性和稳定性。

26.干酒易在0。6%-0。8%,甜酒0。8%-1%一般pH大于6或可滴定酸低于0。65%时应该对果汁加酸。

27.酒精发酵:①酒母的制备:酒母即扩大培养后加入发酵醪的酵母菌,生产上需经三次扩大后才可加入,分别称一级培养(试管或三角瓶培养)、二级培养、三级培养,最后用酒母桶培养。

28.方法如下:一级培养:于生产前10天左右,选成熟无变质的水果,压榨取汁。装入洁净、干热灭菌过的试管或三角瓶内。

29.试管内装量为1/三角瓶则1/2。装后在常压下沸水杀菌1小时或58kPa下30分钟。冷却后接入培养菌种,摇动果汁使之分散。

30.进行培养,发酵旺盛时即可供下级培养。二级培养:在洁净、干热灭菌的三角瓶内装1/2果汁,接入上述培养液,进行培养。

31.三级培养:选洁净、消毒的10L左右大玻璃瓶,装入发酵栓后加果汁至容积的70%左右。加热杀菌或用亚硫酸杀菌,后者每升果汁应含SO2 150mg,但需放置一天。

32.瓶口用70%酒精进行消毒,接入二级菌种,用量为2%,在保温箱内培养,繁殖旺盛后,共扩大用。酒母桶培养:将酒母桶用SO2消毒后,装入12-14oBx的果汁,在28-30℃下培养1~2天即可作为生产酒母。

33.培养后的酒母即可直接加入发酵液中,用量为2%~10%。②发酵设备:发酵设备要求应能控温,易于洗涤、排污,通风换气良好等。

34.使用前应进行清洗,用SO2或甲醛熏蒸消毒处理。发酵容器也可制成发酵贮酒两用,要求不渗漏,能密闭,不与酒液起化学作用。

35.有发酵桶、发酵池,也有专门发酵设备,如旋转发酵罐、自动连续循环发酵罐等。果汁发酵: 发酵分主(前)发酵和后发酵,主发酵时,将果汁到入容器内,装入量为容器容积的4/然后加入 3%-5%的酵母,搅拌均匀,温度控制在20-28℃,发酵时间随酵母的活性和发酵温度而变化,一般约为3~12天。

36.残糖降为0。4%以下时主发酵结束。然后应进行后发酵,即将酒容器密闭并移至酒窑,在12~28℃下放置 1个月左右。

37.发酵结束后要进行澄清,澄清的方法和果汁相同。成品调配: 果酒的调配主要有勾兑和调整。勾兑即原酒的选择与适当比例的混合;调整即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对勾兑酒的某些成分进行调整。

38.勾兑,一般先选一种质量接近标准的原酒作基础原酒,据其缺点选一种或几种另外的酒作勾兑酒,加入一定的比例后进行感官和化学分析,从而确定比例。

39.调整,主要有酒精含量、糖、酸等指标。酒精含量的调整最好用同品种酒精含量高的酒进行调配,也可加蒸馏酒或酒精;甜酒若含糖不足,用同品种的浓缩汁效果最好,也可用砂糖,视产品的质量而定;酸分不足可用柠檬酸。

40.过滤、杀菌、装瓶: 过滤有硅藻土过滤、薄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果酒常用玻璃瓶包装。装瓶时,空瓶用2-4%的碱液在50℃以上温度浸泡后,清洗干净,沥干水后杀菌。

41.果酒可先经巴氏杀菌再进行热装瓶或冷装瓶,含酒精低的果酒,装瓶后还应进行杀菌。=======================================日本专家指出,果酒有利于调节情绪、保持身材在国内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42.要说起对果酒的喜爱,恐怕哪个国家也比不过日本。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果酒,营养学家指出,与白酒、啤酒相比,果酒的营养价值更高,对健康的好处也更胜一筹。

43.所有水果都可做果酒在日本人心目中,葡萄酒和果酒是两回事。除了葡萄外,其他水果制成的酒都叫果酒,酿酒的水果从青梅到草莓、芒果甚至香蕉,一应俱全。

六.中国古代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最早的酒是自然发酵酒,有果酒和粮食酒。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 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醴”字,足以证明酿酒的存在可能更早。

2.关于最早酿酒师,我国夏有杜康(曹操是铁粉),仪狄等说。《吕氏春秋》中有记载:"仪狄作酒",他被高青人尊为酒祖,一直保持着“二月二,龙抬头,拜酒祖”的传统习俗。

3.扩展资料:中国古代酒具始于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新石器时期,这个时期酒具以陶器为主,有着原始时代的朴素狂野之风。

4.第二个时期是夏、商、西周,在这个时期,以青铜器为主要酒具,它们并不是日常用品而是作为礼器,连同酒一样出现在祭祀神灵的祭台上。

5.第三个时期是东周和秦、汉时期,这个时候最具特色的酒具是漆器,特别是汉代的漆器古朴典雅尽显大汉强国的风范。

6.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随着制瓷业的发展,陶瓷酒器逐渐壮大。隋唐的时候,最具时代感的酒具是金银器,光彩照人如同那个繁华时代。

7.最后一个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这个时候,金银器退居次要地位,瓷器占到了主流地位,同时玻璃器、竹木牙角器等材质的酒具也同时在流光溢彩的酒具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个时期的酒具则特别突出了酒可觞咏抒怀的文人雅趣。

七.酒起源于什么时候、第一种酒是什么?

1.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

2.”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

3.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4. 若此记载真有其事,则先民于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采花作酒,自是可能。谷类酿成之酒,应始于殷。殷代农业生产盛,已为多数学者公认。

5.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以朱芳圃编《甲骨学》下册文十四,酒字,凡二十一见;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复有“酒,受酋年”之文。

6.受酋年,即出酒丰富之年。而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所载,斑斑可考。(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早初酒应当是果酒和米酒。

7.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才出酒的,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酿酒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馏、最大的突破就是对酒精的提纯。

8. 酒数千年来,中国的酿酒事业,在历史的变迁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酿造出了许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礼酒俗,无不构造出一个博大的渊深的名酒古国。

八.蒸馏酒在中国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普及的?

1.东汉。元代普及。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的年代, 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4的蒸馏酒。

2.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馏器。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吴德铎先生和马承源先生认为我国早在公元初或一,二世纪时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便已使用青铜蒸馏器了。

3.但他们并未认定此蒸馏器是用来蒸馏酒(吴德铎:"阿剌吉与蒸馏酒",<> , 成都出版社, 1993年)。

4.吴德铎先生在1986 年于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这一研究结果后,这一轰动世界科技史学界的论文引起了致力于<>这一巨著编撰者,英国剑桥大学东方科学技术史图书馆馆长李约瑟博士的高度重视。

5.并表示要对其原著作中关于蒸馏器的这部分内容重新修正。这篇论文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有人认为"东汉已有蒸馏酒"(王有鹏:"我国蒸馏酒起源于东汉说"<>,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6.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通高59cm。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

7.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大约是随时加料用的。蒸馏酒起源于东汉的观点,暂时没有被广泛接受。

8.因为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器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东汉以前的众多酿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馏酒的踪影,缺乏文字资料的佐证。

9.扩展资料:流派:从文史资料的角度考察,古代的蒸馏酒分为南北两大类型,如在明代,蒸馏酒就起码分为二大流派,一类为北方烧酒,一类为南方烧酒。

10.<>中的烧酒种类除了有"烧酒"(未注明产地)外,还有"南烧酒"这一名称。但实际情况是在北方除了粮食原料酿造的蒸馏酒外,还有西北的葡萄烧酒,内蒙的马乳烧酒;在南方还可分为西南(以四川,贵州为中心)及中南和东南(包括广西,广东)两种类。

11.这样的分类仅仅是粗略的,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由于烧酒的主要特点是酒精浓度高,许多芳香成分在酒中的浓度是随着酒精度而提高的,酒的香气成分及其浓淡成了判断烧酒质量的标准之一。

九.果酒的分类和特点是什么

1.以酒中酒精含量分类低度果酒酒精含量为17%以下,即俗称的17度。高度果酒酒精含量为18%以上(含18%)。

2.即俗称的18度。以酒中糖量来分类01干酒含糖量小于或等于4g/L.葡萄酒。02半干酒含糖量大于干酒,最高为12g/L。

3.葡萄酒。03半甜酒含糖量大于半干酒.最高为45g/L。葡萄酒。04甜酒含糖量大于45g/L葡萄酒。以制作方法分类1发酵果酒将果实经过一定处理,取其汁液。

4.经酒精发酵和陈酿而制成。发酵果酒的酒精含量较低,酒度一般在8~22度之间.风味醇和、协调,是酒中的上品。

5.蓝心梅园就属于此类。2蒸馏果酒(又称果子白酒)将果品(果汁或果渣)进行酒精发酵后再经蒸馏而得到的酒,包括用苹果酒、葡萄酒、樱桃酒等蒸馏得到的白兰地;用果皮、果核或果渣发酵后经蒸馏得到的水果烧酒以及将淀粉含量高的水果或干果经糖化,发酵后蒸馏得到的水果白酒。

6.3配制果酒(又称果露酒)将果实或果皮、鲜花等用酒精或白酒浸泡取露.或在果汁中加入酒精、糖和其他配料.经调配色、香、味仿拟发酵果酒而制成的饮料酒。

7.如青梅酒、樱桃酒、桂花酒、柑橘酒、刺梨酒等.此酒名与发酵果酒相同,而制法实异,其品质和风味相差甚远。

8.4起泡果酒以果酒或果子露为酒基,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饮用时有明显的杀口感。根据制法分:(1)香槟酒(大)葡萄酒为酒基,酒中二氧化碳由发酵而来。

9.(2)小香槟酒中二氧化碳有由发酵产生的。也有由人工充人。(3)汽酒酒中二氧化碳由人工充入。5加料果酒以发酵果酒为酒基,加入植物性芳香物质等增香物质或药材等制成。

10.常见的加料果酒也以葡萄酒为多。还有将人参、丁香、五味子和鹿茸等名贵药材加入葡萄酒中,使酒对人体具有滋补和防治疾病的功效.如味美思、人参葡萄酒、丁香葡萄、参茸葡萄酒等。

11.以二氧化碳含量分类1静止葡萄酒酒内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极少,其气压≤0。05MPa(20℃)。开瓶后不产生泡沫,国内生产的葡萄酒大多属于静止葡萄酒类型2起泡葡萄酒由酿造葡萄酒再加糖进行密闭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而成,20℃时瓶内气压(以250mL瓶计)≥0。

12.35MPa.开瓶后会发生泡沫或泡珠,如香槟酒。3加气葡萄酒与起泡葡萄酒相似,但二氧化碳是用人工法加进葡萄酒中的。

13.20℃时瓶内气压为0。051~O。25MPa。按原料颜色深浅或成品葡萄酒的颜色分类1红葡萄酒以皮红肉自或皮肉皆红的葡萄为原料发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宝石红、宝石红、紫红或石榴红色。

14.酒体丰满纯厚,略带涩味,具有浓郁的果香和优雅的葡萄酒香。2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红肉白的葡萄,经皮肉分离发酵而成。

15.酒色近似无色或浅黄微绿、浅黄、淡黄、禾秆黄色。外观澄清透明,果香芬芳,幽雅细腻,滋味微酸爽口。3桃红葡萄酒酒色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主要有淡玫瑰红、桃红、浅红色。

16.酒体晶莹悦目,具有明显的果香及和谐的酒香,新鲜爽口,酒质柔顺。1低度果酒酒精含量为17%以下,即俗称的17度。

十.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酒是什么酒?

1.找到两个资料:1果酒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前,就已经有野生葡萄了。据说中亚地区是葡萄的原产地。虽然我们现在为了帮助葡萄发酵,会加进酵母,不过即使只将葡萄捣碎放着,葡萄的糖份也会发酵,自然形成葡萄酒。

2.在太古时代,葡萄从树上掉落因本身的重量撞击地面而破碎,自然产生发酵,这大概就是葡萄酒的起源。因此,我们可以明确的说,人类加工酿制葡萄酒之前,就已经有葡萄酒了。

3.人类不经意喝一口自然形成于壶底的汁液,觉得风味绝佳,畅快无比,于是就想办法自已制造。至于人类到底从何时开始制造葡萄酒?

4.一般推测在西元前八千到六千年左右,中亚地区就有人酿造葡萄酒。西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古埃及壁书描绘酿造葡萄酒的情景是早期有关葡萄酒的历史记绿。

5.另外,西元前二千年左右,东方的最早文学作品中,也有关红酒、白酒的酿造记载。西元前一千七百年左右的汉摩拉比法典中,也有关于葡萄酒的规定,葡萄酒可以说是当时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

6.旧约圣经中,也有关于葡萄酒的记载。2据新华社电中国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贾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酒的证据,更将中国造酒历史向前推进到了距今近9000年。

7.此前,学术界大多认为,中国造酒的历史不早于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1999年起,中外考古专家在对河南贾湖遗址发掘出土的数千年前的陶器进行残留物分析时发现,陶器碎片上留有一些沉淀物。

8.化验结果发现残留物的化学成分与现代稻米、米酒、葡萄酒、葡萄丹宁酸以及古代和现代草药的残留物化学成分相同。

9.另外,残留物还包含有山楂和蜂蜜的化学成分,证明陶器中存放过以稻米、蜂蜜和水果为原料调和加工而成的饮料———“千年美酒”。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