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是化学性质
- 2,为什么电脑会变繁体字
- 3,为什么紫色石磊试液遇酸变红
- 4,为什么花草树木随四季的变换而变颜色呢
- 5,时为什么酚酞是由无色变成粉红色
- 6,为何平衡时增加一个反应物的浓度该物质转化率降低
- 7,为什么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时平衡移动而ksp不变
- 8,为什么黄赤交角会变化
1,为什么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是化学性质
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与石蕊反应生成红色物质,所以是化学性质
2,为什么电脑会变繁体字
通过设置电脑语言(将繁体的设置为简体中文)来实现。第一步:点击”我的电脑“进入“我的电脑”页面,之后选择”控制面板“;第二步:在”控制面板“设置界面选择“时钟、语言和区域”进入。第三步:在”区域语言“页面选择”更改位置“;第四步:选择”简体中文“即可。选择完毕后点击”确定“按钮。
3,为什么紫色石磊试液遇酸变红
石蕊 蓝紫色粉末。是从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蓝色色素,能部分地溶解于水而显蓝色。石蕊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5.0—8.0之间。石蕊起指示剂作用是由于石蕊中含石蕊精(C7H7O4N)的原因。其原理是石蕊也是一种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Z代表石蕊分子 在中性溶液中:[HZ]=[Z-] 在酸性溶液中:由于[H+]则大,平衡向左移,溶液呈红色。 在碱性溶液中:由于[OH-]增大,平衡右移,则溶液呈蓝色。 [石蕊试液的配制] (1)先用热酒精溶解去除杂质,把酒精倾去。(2)加水溶解石蕊,搅拌、静置、过滤。(3)滤液稀释至1%即得石蕊试液。
4,为什么花草树木随四季的变换而变颜色呢
在植物的叶子里,含有许多天然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和胡萝卜素。叶的颜色是由于这些色素的含量和比例的不同而造成的。
春夏时节,叶绿素的含量较大,而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含量远远低于叶绿素,因而它们的颜色不能显现,叶片显现叶绿素的绿色。由于叶绿素的合成需要较强的光照和较高的温度,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下降,光照的变弱,叶绿素合成受阻,而叶绿素又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分解的叶绿素又得不到补充。所以叶中的叶绿素比例降低,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则相对比较稳定,不易受外界的影响。因而,叶片就显现出这些色素的黄色。
在植物的叶子中储藏有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淀粉只有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输送到植物的各部分去。但是到了深秋季节,天气变冷,叶子在白天制造的淀粉由于输送作用的减弱,到了晚上也不能完全变为葡萄糖运出叶子,同时叶子内的水分也逐渐减少,于是葡萄糖就留在叶子里,浓度越来越高。而葡萄糖的增多和秋天低温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所以,花青素含量逐渐增多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花青素是一种不稳定的有机物,本身没有颜色,当它遇到酸性物质时变成红色,遇到碱性物质时会变成蓝色。这样,花青素在酸性的叶肉细胞中就变成了红色,所以树叶就变成了鲜红色。
5,时为什么酚酞是由无色变成粉红色
接近滴定终点的时候是粉红色的,完全中和的时候变成无色是正确的!因为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当碱被酸完全中和掉的时候,说明是碱性的OH- 离子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应该是无色的.但是也不排除酸过量,一般在滴定的时候,要严密控制酸的用量,因为一旦酸是过量了,溶液也是呈无色的(因为酚酞遇酸不变色),所以在做这类实验的时候,要注意粉红色的那个时刻,那是碱即将被完全中和掉的一个标志,也是即将到达滴定终点的一个特征!并不意味着这个时候是酸碱完全中和的!补充一下: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酚酞:酸滴定碱时: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甲基橙:酸滴定碱时:颜色由黄到橙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红到橙色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 (pH5.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6,为何平衡时增加一个反应物的浓度该物质转化率降低
这是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 反应物转化率=参与反应物质的量/该物质起始的量。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压强、温度、浓度等),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这个结论没有问题,只是你理解出了问题,你理解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前提。什么是平衡时?也就是说这个反应并不是一个完全反应,反应物转化率不可能为100%。
用你对1的评论来分析好了
《我觉得漏洞在"于是可以说,A增加的量比他反应掉的量要多,所以A的转化率应是变小的。"这句话有问题
假设原平衡转化率为a1
新平衡时A转化的浓度 比上 新增A浓度 是新增部分的转化率a2
但是引号里的条件等价于a2<1 并没有证明a2<a1
只有a2小于a1 才能说是新的总平均转化率小于a1
好多人都同意“A增加的量比他反应掉的量要多,所以A的转化率应是变小的。”这句话 我很纳闷,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有误。》
为什么a2不可能大于或者等于a1了?如果我们设定A物质新增加的量为na(n为任意比列),反应平衡后A物质转化率为a2,如果我们再增加相同比例的nb,反应平衡后为a3.按照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的原则,a3肯定是大于a2的。如果a2>a1或者a2=a1,那么a3大于a1是肯定的。问题出来了,如果不考虑压强温度等其他条件的影响,为什么增加同样比例初始物质的量,为什么转化率会变大?但实际情况是a3=a1,那么只有一个结论就是a2<a1。
7,为什么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时平衡移动而ksp不变
1、向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适量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另一种强电解质,此时会使该共同离子的浓度增大,使得浓度商大于难溶电解质的Ksp,从而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沉淀生成的方向移动。但不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因为在某溶剂中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2、沉淀-溶解平衡是指沉淀的溶解和生成这样的可逆反应的平衡,只要温度不变,沉淀Ksp就不会改变; 但不同平衡状态下,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会变化而不同。易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温度不变时,各离子的浓度是永远固定保持不变,因而易溶电解质不存在Ksp这样的平衡常数。例如:硫酸钡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BaSO4(s)=Ba2+(aq)+SO42-(aq) [Ba2+][SO42-]=KSP=1.8×10-10 KSP的数值在稀溶液中不受其他离子的存在的影响,只取决于温度。 在上述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由于氯化钡完全电离,溶液中C(Ba2+)突然增大,此时C(Ba2+)大于BaSO4溶解在纯水中的钡离子浓度,使得此时C(Ba2+)×C(SO42-)>KSP,原来的平衡遭到破坏,平衡向左移动,析出BaSO4沉淀。当溶液中再次建立新的平衡,即[Ba2+]则小于BaSO4溶解在纯水中的硫酸根浓度,硫酸钡的溶解度可用新的平衡状态下的来量度。因此BaSO4在B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要小。大学书上的“加入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BaCl2,使难溶盐BaSO4的溶解度降低”这个通俗的说法,应理解为:加入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BaCl2,可使难溶盐BaSO4在新溶液环境中的溶解度 比 它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低。 同理,大学书上通俗地说:同离子效应也可以降低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例如,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Na+、Cl-和溶液中的水分子充分结合形成水合离子;加入浓盐酸或通入氯化氢气体,盐酸电离出的H+、Cl-也需要和一部分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从而使没有那么多的水分子与Na+、Cl-结合,使得一部分Na+、Cl-会脱离与水分子的结合,以1:1个数比的形式结合形成NaCl晶体析出, 使得C(Na+)减小,使得此时NaCl在新溶液环境下溶解度比它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低。
8,为什么黄赤交角会变化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太阳公转轨道面之间的斜交存在夹角,太阳的回归运动是在黄赤交角之间进行的,在两条回归线之间出现了太阳的直射现象,所以夹角的存在使地球有了四季和五带的变化。
如果黄赤交角为0,也就意味太阳徘徊在赤道,全球毫无温度带而言,四季的变化是反映在温度的变化,既然任何一个地方的全年温度不变,那么四季也不会变了。同样在全球任意地方的最低太阳高度角全年大于0,也就无极昼极夜现象了。又因为地球存在黄赤交角时,每到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时太阳停留在赤道上),既然太阳永远停留在赤道上,那么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整个宇宙是运动不止的,至少现在我们都是这样认为的。那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呢?是相对位置的变化,大到宇宙,小到银河系,太阳系,都是这样的,所以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也会发生变化。黄赤夹角其实就是地球自转和公转面不在同一平面,而两个平面间形成的夹角,当二者的相对位置变化后,二者面的夹角的变化也就也是自然的了
黄道与天赤道之间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它是天文常数之一。由于黄道面位置是变的,因此黄赤交角有长期的、周期性的变化。当前黄极正向天极靠近,黄赤交角每世纪减小大约47″左右。因此,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这种减小大约还要持续一万五千年左右,然后转为增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才使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移动,从而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更替等自然现象。
地球绕着太阳作近似圆周的运行。赤道面是一个经过地球赤道的平面,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平面称为黄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并非永恒不变。实际上,由于日月岁差、行星岁差和章动等影响,黄赤交角一直在变化,最近每百年大约变小47角秒。
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而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由于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66°34′)基本不变,地轴的空间指向(指向北极星附近)基本不变,故黄赤交角(目前23°26′)也基本不变。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 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来
假设黄赤交角变大,那么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也会相应变动,直射点会超过现在的最北及最南界限(23°26′),同样极线(66°34′)也会向赤道靠近,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从而使温带范围缩小。既然极地范围的扩大,那么极昼极夜的范围也会相应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