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里的什么成分可以让人上瘾
酒精
习惯问题...就像吃习惯米饭的人吃不惯馒头一样
酒瘾的形成固然与基因有密切关系,但研究发现国人酒瘾问题日益增加却是与社会文化有关,民众经济富裕买酒容易、交际应酬的乾杯文化都是 导致酒瘾增加的原因。酒是随手可得的,这也导致国人对酒的戒心低於毒品,也因为大量喝酒行为是在我们的文化中频频可见,甚至有些会因酒量好,而自以为豪。 所以酒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是一潜在危机。酒,其实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一般在饮后四十分钟内,血中酒精就会到达最高浓度,并逐渐抑制大脑皮质之 『抑制作用』,使人呈现失去自我控制的兴奋状态,进而到达暂时疏解压力与不快的情续。但这只是暂时的,所以会一再地以喝酒来逃避现实,所以说会造成酒瘾几乎 是和心里因素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有些研究指出适量喝酒对身体健康有帮助,例如喝红酒可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成为民众饮酒的动机之一,陆汝斌说,酒精确实会增加血管的扩张,但二至三小时就代谢掉了,除非每三至五小时就喝一次,但如此喝法,还没有达到保护心脏血管通畅的效果前,就已经先伤害其他的器官及组织了。根据研究,国人有一半以上基因都缺乏代谢酒精的酵素,也就是喝酒容易脸红、恶心、呕吐,社会需告知喝酒不是良好的习惯,并非如广告所说所有事情都是从喝酒开始。
2,酒精为什么会让人导致依赖
酒精会让人产生麻痹麻痹的时候就会暂时忘记痛苦,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喝酒可以忘记痛苦,因为现实太过于残酷,喝酒的话就会进入朦胧的世界,感觉自己很伟大。所以不要喝酒,喝酒会误事的。
酒精是乙醇 醉酒后常见恶心、呕吐等症状,主要是胃内乙醇浓度较高或胃粘膜受乙醇较长时间刺激,引起幽门痉挛所致。醉酒,实为急性中毒,乙醇进入人体后,20%在胃中吸收,其余80%由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所饮酒的60%于第一小时吸收,体内的吸收量高达90%以上,三小时内全部被吸收。由于过量饮酒,使乙醇在体内的吸收率大于氧化代谢率,所以有较多的乙醇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的大脑内,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这就是醉酒的机理。
也许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的缘故,他们希望喝酒可以缓解压力,沉迷这短暂的精神上的愉悦。久而久之,大脑对这种愉悦感产生了一个记忆中枢,当这种愉悦感缺失时,大脑就会驱使他们,做出某种行为去弥补这一差距。这也就是我们会对酒精产生依赖的原因。然而过量的饮酒,尤其是长期过量饮酒,会对精神系统和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会导致人格改变,使人长期处在焦虑抑郁的状态中。而且酒不仅是一种能量大,营养低的饮品。还会阻碍小肠对维生素B1的吸收;干扰维生素B2在肠道中的消化和吸收。所以长期的饮酒会让人营养不良。
就是因为酒精里面有一种人类需要的物质,一旦长时间不用就会产生依赖,这跟毒品的关系差不多的,用久了就会有依赖性。但是他没有毒品这么严重而已。
成瘾原因生物细胞膜的分子学异常是酒精成瘾的实质,所有酗酒者知均有慢性酒精耐受性,他们之所以在异常高的血乙醇浓度下还能保持清醒,可能是神经系统的乙醇适应性膜机制的作用。人体细胞生物膜(包括中枢神道经系统)若频繁地暴露于酒精中,也就是人体组织液经常处于一定浓度的酒精环境之中,神经系统就会对其产生生物依赖性,而使个体对酒精产生耐受性。其过程是:酒精通过影响跨细胞膜信号蛋白的功能,经过电压依赖通道、神经递质和激素受体等靶器官,与细胞内的三磷酸乌苷――结合蛋白或离子通道,第二专信使蛋白和蛋白激素酶相偶联,进而影响遗传基因的转属录、表达水平和细胞代谢。造成细胞对酒精的适应性耐受。就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对酒精的行为反应异常和酒精成瘾,这就形成了人体对酒精的生理性依赖。
3,为何如此迷念酒精跟尼古丁
科学家论证“烟酒不分家”,烟民往往亦是酒鬼 统计表明,90%以上的酗酒者同时抽烟,相比之下只有不到30%的非酗酒者抽烟;几乎每一个每天消耗两包或更多香烟的“烟鬼”同时也是酗酒者,而香烟的消耗量随着酒精的摄入量的增加而上升。
1 烟鬼多为酗酒者 人类滥用药物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长。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曾有一篇著名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在演讲中,鲁迅先生考证了魏晋时代以吃五石散为标志的名士派和以酗酒发狂为标志的竹林派的起源。如今出现了更多的成瘾品,香烟则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种。 同样普遍的是所谓的“多重药物滥用”问题。研究表明,对其中一种药物上瘾者很可能对其他的药物也有依赖性。其中最明显的是酒精和尼古丁之间的关联性。我们早已知道吸烟和酗酒往往同时出现,统计表明,90%以上的酗酒者同时抽烟,相比之下只有不到30%的非酗酒者抽烟;几乎每一个每天消耗两包或更多香烟的“烟鬼”同时也是酗酒者,而香烟的消耗量随着酒精的摄入量的增加而上升。对此,走入任何一个酒吧,你就能理解中国人称之为“烟酒不分家”这句话的形象和精辟。也有一些科学家尝试提出相关的理论去解释这一现象,包括推测酗酒和吸烟由同样的基因控制,或者存在着“上瘾人格”对滥用药物特别容易上瘾,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些观点。直到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州A&M大学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才发现了其中的生物医学机制。
2 尼古丁对酒精有抑制作用 为了辨认出尼古丁和酒精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者们将一群雌鼠分为两组,一组注射酒精,另一组注射同样剂量的酒精和一定剂量的尼古丁。研究者发现,注射尼古丁的一组雌鼠的血液酒精浓度(BAC)峰值明显低于没有注射尼古丁的一组雌鼠。另一方面,当酒精被注射到胃部时,BAC的下降效应要比将酒精注射到腹腔的其他部位更明显。 研究者们因此得出结论,当以口腔???胃这一消化系统摄入酒精时,如果同时摄入一定比例的尼古丁,则其血液酒精浓度峰值将下降。原来,人类主要通过肠道吸收酒精,而尼古丁恰好延缓了酒精从胃进入肠道的过程,这使得大量的酒精分子在胃中反应,因为胃对酒精的吸收能力有限,从而减少了进入血液的酒精量。因此,摄入者的“酒意”将被抑制。对于那些带着一定期望值喝酒的人,尤其是那些并不经常喝,一旦喝起来就毫无节制的人而言,意味着要想喝到他们预想的状态,他们必须喝下比平常更多的酒。实际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3 酒鬼多死于香烟手上 《美国医学会期刊》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和人们通常认为的不一样,死于吸烟引发的疾病的酗酒者人数,要高于死于酗酒引发的疾病的人数。 领导这项研究的赫特博士通过研究20世纪80年代一个戒酒组织的档案发现,在845名登记的酗酒者中,75%的人有吸香烟的习惯,8%的人曾经吸烟,3%的人抽烟斗或雪茄。十年后,赫特博士收集到其中222名过世者的死因,发现其中50%死于吸烟引发的疾病,而死于酗酒引发的疾病只占34%.赫特博士进一步指出,在各种滥用药物者中,吸烟导致的累计死亡率是48%,是滥用药物平均死亡率的2.5倍。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戒酒无名会的两位创建者:BillW和Bob博士。戒酒无名会(AlcoholicsAnonymous)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酗酒互助机构,1935年成立于俄亥俄州,总部设在纽约,其宗旨是通过酗酒者相互帮助,鼓励而戒酒。两位创建者中,BillW是一名大烟鬼,他早年成功地摆脱了酗酒的恶习,但直到其去世前一年才成功戒烟。当然这已经太晚了,BillW最终因肺癌去世。至于Bob博士则是一名雪茄爱好者,他最终死于喉癌。
4 酒鬼戒烟?烟民戒酒? 在过去,治疗酗酒的组织考虑到同时让病人摆脱多种成瘾品的不利条件,一般不会建议病人在戒酒的同时戒烟,但此项研究发表后,意味着这个问题需要被加以重视。佛蒙特大学的一个研究表明:许多吸烟的人染上酗酒的习惯,可能是因为吸烟让人兴奋,而酒精让人放松。烟民潜意识中为了防止自己过度兴奋而需要酒精来平衡。据领导这项研究的休斯教授表示,许多有酗酒历史的烟民都流露出自己并不“享受”吸烟,但他们摄入的尼古丁分量却比一般人更大。 这是一项令人困惑的研究,休斯教授总结道,许多烟民喝酒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喝酒,而或许只是因为身体的兴奋程度需要平衡;可能出于同样的原因,酒鬼中吸烟的比例也比较高。因此,休斯教授建议对于酒鬼和烟民而言,戒烟和戒酒是相辅相成应该同步进行,至少不能偏废某一方面。而且,人们早已知道,酒精会溶解于烟焦油中,促使致癌物质转移到细胞膜内。统计显示,口腔癌有70%与吸烟和喝酒双管齐下有关联。最严重的是,烟酒同时进行使肝脏代谢功能只能顾及清除酒精而很难顾及其他,致使烟草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内停留数小时甚至几天,加重了对身体的危害程度。 ■链接?饭后一根烟 与“烟酒不分家”同样著名的一句话是“饭后一根烟,快乐似神仙”,这句话的发明者是林语堂先生,被当时的烟草商拿去做广告词。林先生宣称:只要清醒不眠,他就抽烟不止。他的书都是由尼古丁构成,他自己知道哪一页的尼古丁浓度最高。不可否认,饭后抽烟的“快乐”确实让人心情舒畅,但人们大多不知道其背后的科学根据,更没有意识到其危害之严重。 首先,饭后血液循环量增加,此时抽烟,尼古丁迅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中,使人处于兴奋状态,脑袋飘飘然,就如同烟民们描述“神仙”一样的感觉,尤其饭中食用油腻食物后吸一根烟感觉更明显。实际上,饭后吸烟,是平常吸烟毒害的数倍。因为饭后人体热量大增,吸烟会使蛋白质和重碳酸盐的基础分泌受到抑制,妨碍食物消化,影响营养吸收。同时还对胃及十二指肠造成直接损害,使胃肠功能紊乱,胆汁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腹部疼痛等症状。
■链接?酒是粮食精 酒精在消化道各部位的吸收与黏膜的表面积和通透性有关,小肠最快,其次为胃(约25%),再次为大肠,口腔和食管黏膜最慢。研究表明,饮酒后胃内酒精的浓度接近于饮用酒精原来的浓度,而小肠内为其1/5-1/4(也就是说70%以上被吸收)。饮酒后消化道内酒精存留的多少与饮酒量、饮酒速度以及酒的种类和身体排泄的能力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饮酒后酒精一般在1~2小时内被全部吸收。 酒精在胃肠道内的代谢称为首过代谢,胃肠道黏膜中有多种酶系参与首过代谢,包括乙醇脱氢酶(ADH)的各种同工酶、细胞色素P450(CYP2E1)和过氧化氢酶。首过代谢受胃ADH活性的影响,其活性又受基因型、性别、年龄、药物及胃的形态、功能和排空速度的调节。通过首过代谢乙醇转变为乙醛。除了胃肠黏膜外,上消化道包括咽、胃及大肠中的很多细菌也能氧化酒精。胃肠道对酒精的代谢能影响整个机体的酒精生物利用度,并能造成很可能由乙醛介导的局部毒性作用。
统计表明,90%以上的酗酒者同时抽烟,相比之下只有不到30%的非酗酒者抽烟;几乎每一个每天消耗两包或更多香烟的“烟鬼”同时也是酗酒者,而香烟的消耗量随着酒精的摄入量的增加而上升。
1 烟鬼多为酗酒者
上瘾了